《杀儿坡》
第一章:荒坡异闻
清河县往南三十里,有个叫杀儿坡的荒凉地方。这地名听着就叫人脊背发凉,当地人也避之不及。坡上乱石嶙峋,杂草长得比人还高,唯独中间有棵老槐树,歪歪扭扭地指向天空,像只干枯的手要抓住什么。
县里的老人说,百年前这里闹饥荒,有对夫妻实在养不活三个孩子,含泪将最小的儿子丢弃在坡上。那孩子哭声凄厉,三日不绝,最后被野狼叼了去。自那以后,坡上就时常传来小儿啼哭之声,尤其到了阴雨夜里,更是清晰可闻。
更邪门的是,但凡有弃婴于此的人家,不出三年五载,必定家破人亡。因此杀儿坡成了方圆百里最忌讳的地方,连樵夫都不愿靠近。
这年开春,清河县新来了个姓陈的县令。陈县令年纪尚轻,是个读书人,不信这些怪力乱神之说。到任第三天,他翻看县志时读到杀儿坡的记载,不禁拍案而起:“岂有此理!荒诞至此,竟无人管束?”
师爷连忙劝道:“老爷有所不知,那地方邪得很。前任县令曾派人去平坡垦荒,结果去的人回来都染了怪病,上吐下泻足足半月。后来请了道士做法事才平息。”
陈县令冷笑:“子不语怪力乱神。本官偏要去看看,究竟是何方妖孽作祟。”
次日清晨,陈县令带着两个衙役就往杀儿坡去。越往南走,道路越是荒凉。春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本该暖洋洋的,却莫名让人觉得发冷。
衙役王五缩着脖子道:“大人,前面就是杀儿坡了。您听,是不是有小孩在哭?”
陈县令侧耳倾听,果然有隐隐约约的啼哭声随风传来,时断时续,好不凄惨。
“怕是哪家孩子走丢了。”陈县令加快脚步,“快去瞧瞧!”
三人循声而去,只见老槐树下蹲着个七八岁的男童,穿着红肚兜,正捂着脸哭泣。
陈县令上前温声道:“孩子,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爹娘呢?”
男童抬起头来,面白如纸,一双眼睛又大又黑,却不见半点泪痕。他直勾勾盯着陈县令,忽然咧嘴一笑:“我在等爹爹来接我。”
这笑容说不出的诡异,陈县令心里打了个突,仍强自镇定道:“你爹爹是谁?家住何处?”
男童伸出枯瘦的手指,指向坡下村庄:“爹爹就住在李家庄。他说去给我买糖人,让我在这里等着。可是等了三天了,他还没回来。”
陈县令心中一惊。李家庄正是百年前那对弃婴夫妻所在的村落,县志上记载得明明白白。
这时王五突然惊叫一声:“大人快看!这孩子、这孩子没有影子!”
阳光正好,照得坡上明亮,那男童脚下却空空如也,果然不见踪影。
男童忽然站起身,声音变得尖利:“爹爹不要我了!你们都不要我了!”
话音未落,平地刮起一阵阴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等风过后,男童已然不见踪影。
陈县令回到县衙后,一病三日。病愈后,他再也不提平坡垦荒之事,杀儿坡的邪名反而更盛了。
第二章:樵夫遇诡
李家庄有个樵夫叫李大壮,人如其名,长得虎背熊腰,是村里胆量最大的。这日他上山砍柴,不知不觉走得远了,眼看天色渐暗,索性抄近路想从杀儿坡过去。
同村的赵老四赶忙拉住他:“大壮,使不得!那地方去不得!”
李大壮满不在乎:“怕什么?我一身阳气,还怕那些孤魂野鬼不成?”
赵老四压低声音:“不是吓唬你,前日张寡妇家的二小子从坡下经过,回来就发起高烧,嘴里直喊‘哥哥等我’。请了郎中也不见好,最后还是王婆子去烧了纸钱才缓过来。”
李大壮拍拍腰间柴刀:“我有这个傍身,妖魔鬼怪也得避着走!”
说罢大步朝杀儿坡走去。赵老四摇摇头,自顾自绕远路去了。
此时夕阳西下,杀儿坡上荒草萋萋,被余晖染得一片血红。李大壮虽嘴上强硬,心里也有些发毛,不由加快脚步。
正走着,忽然听见草丛里窸窣作响。李大壮握紧柴刀,厉声喝道:“谁在那里?”
草丛里钻出个穿红肚兜的小男孩,笑嘻嘻地看着他。正是前日陈县令遇到的那个孩子。
“大叔,陪我玩捉迷藏好不好?”男孩声音清脆,却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李大壮头皮发麻,强作镇定:“谁家孩子天黑了不回家?快回去!”
男孩歪着头:“我没有家啊。爹爹不要我了,把我丢在这里喂狼。”说着伸出胳膊,上面赫然有几道狰狞的伤疤,“你看,狼咬的,可疼了。”
李大壮看得分明,那伤疤新鲜得很,还在渗血,完全不像是旧伤。他倒退两步:“你、你到底是人是鬼?”
男孩忽然收起笑容,眼神变得怨毒:“你们都不要我!都抛弃我!那就都来陪我吧!”
话音刚落,四面八方突然响起无数孩童的啼哭声,此起彼伏。草丛中、石缝里,钻出一个又一个小孩,都是面白如纸,眼神空洞,慢慢朝李大壮围拢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