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我要赞美你!
我要赞美你那刻在骨子里的吃苦耐劳精神!你扎根在这片曾被盐碱侵蚀的土地上,没有肥沃的土壤滋养,没有精心的照料呵护,却依然顽强地生长。
多少个日日夜夜,你顶着烈日的炙烤,让阳光在你粗糙的树皮上留下斑驳的印记;你迎着狂风的怒吼,任由枝干被吹得东倒西歪,却始终不肯弯腰屈服;
你扛着暴雨的冲刷,任凭雨水浸透你的根系,却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你默默承受着这一切,把苦难当作成长的养分,在艰苦的环境中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我更要赞美你那不屈不挠的性格!你的树干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伤痕,有的是被雷电劈砍后留下的狰狞裂口,有的是被狂风折断枝条后愈合的丑陋疤痕,这些伤痕像是一个个勋章,记录着你与命运抗争的过往。
即便身体早已 “病重”,枝干不再挺拔,你也从未向命运低头。
你不像温室里的花朵,需要人们小心翼翼地呵护,需要源源不断的养分供给,反而始终默默奉献着自己 —— 春天,你抽出嫩绿的枝条,为大地增添一抹生机;
夏天,你撑开浓密的树冠,为路人遮挡炎炎烈日;秋天,你落下金黄的叶子,化作养分滋养土壤。
可你自己,却从不向人们张口索要任何回报,只是一味地付出,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这片土地。
看着你,我不禁想起了当年那些最朴实的劳动人民。
他们不也像你一样吗?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们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在工地上挥洒汗水,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国家的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他们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只是像你一样,用坚韧的肩膀扛起责任,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未来。
难道你不就是他们的缩影吗?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 “勤劳、坚韧、奉献” 的真谛。
怀着这份感动,我踏上了 “忆乡堤”。
刚走上堤岸,眼前的景象便让我震撼不已 —— 一棵棵粗大而古老的柳树,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一字排开矗立在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它们的树干粗壮得需要两三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环抱,树皮龟裂得如同老人脸上深深的皱纹,每一道纹路里都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一眼望去便知已在此生长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显得那样苍老。
可即便如此,它们身上却看不到一丝垂暮的颓丧,反而透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那是一种历经磨难后依然乐观的快乐心态,让人忍不住为之赞美。
有的柳树虽然树干已经倾斜,却依然努力地向上生长,枝条向着天空伸展;
有的柳树虽然部分枝干已经干枯,却在断口处抽出了新的嫩芽,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
有的柳树虽然根系裸露在地面,被雨水冲刷得发白,却依旧牢牢地抓住土壤,不肯松动分毫。
被风雨雷电摧残后的躯体,不仅没有枯萎凋零,反而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坚韧,依然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微风拂过,条条柳枝轻轻摇曳,像是在向每一位前来的游人热情地招手。
我仿佛能听到它们在轻声诉说:“欢迎远方的客人来,东营欢迎你们!” 那轻柔的姿态,那无声的邀约,瞬间让人感受到了东营这座城市的温暖与热情,也感受到了这些古老柳树的亲切与可爱。
“忆乡堤” 的两侧,是一片被芦苇与香蒲紧紧包围的湖水。
芦苇长得高大而茂密,细长的茎秆笔直地挺立着,顶端的芦花蓬松柔软,在风中轻轻晃动,像是一片翻滚的白色波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香蒲则伸出长长的蒲棒,像是一根根绿色的蜡烛,点缀在芦苇丛中,为这片景致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韵味。
湖水清澈而平静,像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湿地之中。
因为被芦苇与香蒲环绕,湖水无法近距离地靠近我,只能远远地望着我,仿佛一位害羞的少女,用含蓄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善意。
偶尔有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细碎的浪花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发出 “哗啦啦” 的声响。那声音清脆而柔和,像是有人在轻轻敲击着锣鼓,节奏舒缓而欢快,仔细聆听,竟像是在为我的到来奏响一曲欢迎的乐章。
我站在 “忆乡堤” 上,望着眼前的古老柳树,看着远处的湖水、芦苇与香蒲,听着浪花拍打岸边的声响,心中满是温暖与惬意。
这一刻,我仿佛与这片湿地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它的历史与温度,也读懂了它对每一位游人的深情。这些古老的柳树,这片宁静的湖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东营的故事,传递着坚韧与热情的精神。
沿着 “忆乡堤” 向西漫步,脚下的砖石被岁月磨得温润,每一步都像是在与这片土地轻声对话。
微风从湖面掠来,裹着芦苇的清香与湖水的湿润,拂过脸颊时带着恰到好处的凉意,驱散了初秋残留的燥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