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心细,知道我家里的情况 —— 女儿不在身边,老婆在养老院,我一个人在家,晚上还得值班,总是怕我凑和吃饭。
所以每次我去上坟,她都早早地准备好饭菜,硬要留我在她家吃完再走,哪怕我再三说不麻烦,她也不依,总说:“一个人回家还得开火,多费劲,在这儿吃口热乎的多好。”
今年却不一样了。上坟前,我特意跟大姐说:“姐,今年我上完坟就回家吃,你侄女回来了,家里的菜都提前备好了,回去就炒两个热菜就行,你也知道,炒菜可是我的拿手活儿。”
大姐听了,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回来就好,一家人一起吃饭热闹。” 可我没想到,临走的时候,大姐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走了过来,里面装着她提前炸好的鱼、茄盒,金黄酥脆的,还冒着淡淡的油香,另外还有一袋子冻得硬邦邦的饺子。
“这鱼和茄盒你带回去,早上热一热就能吃,省得你再开火。”
大姐一边把袋子往我手里塞,一边说,“这饺子是我提前包好的,里面还放了硬币,冻上了好拿,你回家直接下到锅里就行,煮透了吃,沾点醋,跟刚包的一样香。”
我看着手里沉甸甸的袋子,心里暖烘烘的,想说点感谢的话,却又觉得多余,只能重重地点点头。
走出大姐家的门,寒风迎面吹来,可手里的袋子却带着温度,一直暖到心里。
如今的生活好了,可最珍贵的还是这份亲情,不管日子怎么变,家人之间的牵挂和惦记,从来都没有变过,就像大姐给的鱼、茄盒和饺子,满满都是家常的暖意,让人心里踏实又幸福。
推开家门,一股熟悉的家的味道扑面而来,来不及歇口气,我就拎着大姐给的袋子直奔厨房 —— 电话里早就跟女儿说好了,让她别先吃饭,等我回来一起开席,这会儿心里满是想让她早点尝到热菜的急切。
厨房的操作台上,早就收拾得干干净净,之前准备好的食材都按顺序摆着:鼓眼鱼洗得锃亮,鱼身划好了花刀,用料酒和姜片腌着;
武鲳鱼肚子里塞了葱段,等着下锅清炖;
排骨是前一天就炖到八成熟的,就等最后收个汁;
凉拌八带鮹已经焯好水,切成了均匀的小段;
海蜇泡得恰到好处,白菜丝也切得细细的,旁边还放着剥好的大蒜,就差捣成蒜酱;
成品烧鸡用保鲜膜裹着,火腿也切成了薄片,摆进了盘子里。一切都准备得妥妥帖帖,就等我动手了。
我先把两个气灶都打开,一边放上砂锅,倒上清水,把武鲳鱼放进去,再加点姜片和葱段,盖上盖子,让它慢慢炖着,不一会儿,砂锅里就传来 “咕嘟咕嘟” 的轻响,淡淡的鱼香开始飘出来。
另一边的炒锅里倒上油,等油热了,把腌好的鼓眼鱼放进去,“滋啦” 一声,油花轻轻溅起,我拿着锅铲小心地翻动着鱼身,看着鱼皮慢慢变成金黄的颜色,再加入生抽、老抽、冰糖,倒点热水没过鱼身,盖上盖子焖煮,红烧鼓眼鱼的浓郁香味很快就盖过了鱼汤的清淡,两种香味在厨房里交织,勾得人胃口大开。
趁着炖鱼的功夫,我开始处理凉菜。
把剥好的大蒜放进蒜臼里,加点盐,使劲捣成细腻的蒜酱,倒上香油和醋,搅拌均匀。
先把蒜酱浇在凉拌八带鮹上,用筷子拌匀,八带鮹的 Q 但配上蒜酱的鲜香,光是闻着就忍不住想尝一口;
再把海蜇和白菜丝放在一起,淋上调好的料汁,撒上点香菜段,一道清爽可口的海蜇拌白菜丝就做好了。
火腿片整齐地码在盘子里,旁边放上几片生菜叶点缀,看着就有食欲;
成品烧鸡拆开保鲜膜,摆成漂亮的造型,淋上一点自带的卤汁,香味更浓了。
这边的红烧鼓眼鱼差不多好了,我揭开锅盖,开大火收汁,汤汁慢慢变得浓稠,裹在鱼身上,红亮诱人。
另一边的清炖武鲳鱼也炖好了,汤色奶白,撒上点葱花,鲜美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接着,我把提前炖好的排骨倒进炒锅里,加点老抽上色,再放几块冰糖,翻炒几下,让每块排骨都裹上酱汁,最后撒上一把葱花,红烧排骨就大功告成。
最后一道油焖大虾,我把处理好的大虾放进热油里炸至变红,再加入番茄酱、白糖、生抽,翻炒均匀,出锅前撒上白芝麻,色泽红亮,甜香扑鼻。
不过半个多小时,八个菜就整整齐齐地摆在了餐桌上:红烧鼓眼鱼红亮诱人,清炖武鲳鱼汤色奶白,红烧排骨酱香浓郁,成品烧鸡油光锃亮,凉拌八带鮹清爽可口,火腿片鲜嫩入味,海蜇拌白菜丝脆爽解腻,油焖大虾甜香扑鼻。
其实我知道,就我和女儿两个人,根本吃不了这么多菜,但过年嘛,讲究的就是 “富富有余”,桌上菜多,心里才觉得踏实,才像个过年的样子。
我又把茶几收拾出来,放上糖果、各种口味的饮料,还有几罐易拉罐青啤,特意摆上一瓶胶州味道的酒,这是我特意留着的,就想跟女儿一起尝尝家乡的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