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华放下手中的古籍,走到老人面前。他没有立刻询问,而是凝神静气,眼底青金色的微芒悄然流转。
望气!
在独特的视野中,老人的肺部区域,笼罩着一大片浓重、凝滞、如同污浊泥沼般的灰黄气息!那气息沉重无比,死死地压迫着肺叶,阻碍着正常的呼吸吐纳。更严重的是,这股灰黄之气并非孤立,它如同树根般蔓延,深深扎根于老人的肾脏区域!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主。老人积劳成疾,肾气早已亏虚,如同无根之木,无法滋养肺金,导致肺气愈发虚弱,邪气(寒湿痰浊)久踞不去,形成恶性循环!
典型的积劳成疾,肺肾两虚,痰浊壅肺!
“老先生,请伸手。”朱振华声音温和。
老人伸出枯瘦的手腕,皮肤松弛,布满老年斑。朱振华三指搭上寸关尺,天医真气顺着指尖,如丝如缕地探入老人体内。脉象沉细无力,尺脉尤甚,如按葱管,右寸脉滑而濡,如珠走盘。肺气虚极,肾精亏耗,痰湿内蕴,气机壅塞。
“积劳成疾,寒湿入肺,久病及肾。”朱振华收回手,语速平稳,“非一日之寒,需徐徐图之。我先为您施针,疏通肺络,宣降肺气,缓解咳喘之苦。再开一方,温肾纳气,健脾化痰,固本培元。”
老人浑浊的眼睛看着朱振华,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和一丝微弱的希冀,费力地点了点头。
朱振华取出一根三寸毫针。他凝神静气,调动丹田内那缕青金色天医真气,注入针身。针尖微颤,亮起一点凝练的毫光。他目光如电,锁定老人胸前的中府、云门、尺泽等肺经要穴,以及后背的肺俞、定喘等穴。
针落!
嗤!嗤!嗤!
银针带着青金色的微芒,精准刺入穴位。朱振华指尖或捻或提,动作轻柔迅捷,引动着真气在老人阻塞的肺络中穿行、涤荡。
随着针法的进行,老人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沉重的呼吸变得顺畅了一些,那撕心裂肺的咳嗽频率明显降低,痰音也减轻了许多。他蜡黄的脸上泛起一丝微弱的红晕,眼神也明亮了几分。
“爸,感觉怎么样?”年轻女子紧张地问。
“好…好多了…胸口…没那么堵了…气…顺了…”老人喘息着,声音虽然依旧虚弱,却带着明显的轻松感。
朱振华专注施针,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治疗这种沉疴旧疾,需要持续而精准的真气引导,消耗不小。就在他行针至关键处,准备引动一丝真气冲击老人肾俞穴,激发肾气以助肺金时——
异变突生!
手腕上,那条代表老教师的、新生的气运金线(在施针缓解其痛苦、明确病因后已悄然生成)突然轻轻一颤!一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清晰、更加温润的暖流,顺着金线涌入朱振华的手臂!
紧接着,奇妙的一幕发生了!
那条纤细却凝实的金色丝线,竟然如同拥有了生命般,自朱振华的手腕处,主动地、无声无息地延伸出一缕更加纤细、近乎透明的金色光丝!这缕光丝如同灵蛇出洞,轻盈地缠绕上了朱振华手中那根正刺在老人肾俞穴上的银针!
嗡——!
银针针身发出一声极其轻微、却异常欢悦的清鸣!针尖原本稳定的青金色光芒,在融入这一缕金丝后,瞬间变得柔和而凝练,仿佛被注入了某种神圣的活力!一股更加精纯、更加浑厚、带着勃勃生机的能量,顺着银针,毫无阻碍地涌入老人的肾俞穴!
“呃!”老人身体猛地一震,发出一声舒服的轻哼!一股久违的、源自生命深处的暖流,如同温润的泉水,自腰肾处汩汩涌出,迅速流遍四肢百骸!他那原本因为肾气虚寒而常年冰凉的双脚,瞬间感受到一股暖意!疲惫到极点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朱振华心中剧震!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缕由气运金线延伸出的金丝,并非简单的能量输送,更像是一种“加持”!它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真气的“品质”和“穿透力”,让原本需要耗费大量心神才能引动的肾气,变得水到渠成!
金线化丝!气运加持!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稳住心神,借着这股强大的加持之力,迅速完成了最后的行针。当他收针时,老人脸上的蜡黄之色褪去了大半,呼吸平稳悠长,眼神清亮了许多,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神了…真是神了!”老人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挣扎着要站起来道谢。
“老先生不必多礼,还需静养调理。”朱振华连忙扶住他,同时心中翻涌着惊涛骇浪。手腕上那条金线已经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那神奇的一幕从未发生。但他知道,这不是幻觉!
他立刻走到书桌前,提笔开方。这一次,他下笔如有神助,对药性的把握、君臣佐使的搭配,仿佛提升了一个层次。温肾助阳的附子、肉桂,补肺益气的黄芪、党参,健脾化痰的白术、茯苓,润肺止咳的紫菀、款冬花…诸药配伍,丝丝入扣,浑然天成!他甚至隐隐感觉到,手腕上那条金线在开方时也散发着温润的力量,让他思维更加清晰敏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