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刺史眼见此景,连忙热情相邀,声音洪亮且诚挚:“杨都督,两位小友,快请入座,莫要站着了。”
三人听闻,依言而行,动作流畅自然,尽显优雅之态。入座瞬间,各自神色各异。杨都督面容肃穆,神色间满是庄重;青鸟则难掩内心的激动,双眸熠熠生辉,恰似有万千星火在其中跳跃;凤鸣则一脸温柔,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眼神里透着如水般的柔和。
“哎呀呀,今日实乃大喜之日,两位伯侄得以相认,实乃幸事。来来来,我敬诸位一杯,共同庆祝这难得的缘分!” 曹刺史一边说着,一边高高举起酒杯,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饱含着对这份情谊的珍视。
众人举杯,仰头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时,凤鸣却忍不住轻咳了几声,她的脸颊瞬间泛起一抹红晕。她的眼神中带着些许羞涩,轻轻抬眸,静静地看着青鸟和杨都督,内心深处,为师兄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这温馨的时刻,她仿若能真切感受到师兄内心如波涛般汹涌的激动与感慨,也深深被这浓厚的情感氛围所触动,仿佛自己也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的过往之中。
青鸟对师妹的情况了如指掌,深知她酒量有限。见此情景,他关切地看向凤鸣,眼神中流露出丝丝缕缕的担忧,那担忧如同春日里的轻柔云雾,无声无息却又紧紧地萦绕在师妹身旁。
这一切,杨都督尽收眼底。他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微笑,和声说道:“凤鸣娘子亦是性情中人,不必过于拘束,今日只管尽兴就好。”
青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诚挚地看了杨都督一眼,解释道:“我师妹是家师的独生女儿,自小就备受家师宠爱,故而不太能饮酒。还望杨伯伯和曹刺史多多包涵。”
杨都督微微点头,动作沉稳而亲和,说道:“理解,理解。玄真子道长的女儿,那自然是如珠如宝,备受呵护。” 说罢,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对凤鸣的赞赏。
曹刺史微笑着点点头,眼神中也满是温和。他捋了捋胡须,说道:“凤鸣娘子秀外慧中。既是不胜酒力,自当理解。” 他微微侧身,看向青鸟和凤鸣,眼神中带着一抹欣慰。
凤鸣说道:“家父家母对各位师兄弟妹一视同仁,并无差别。在家时,也是让我与其他师兄弟妹一同唤二位为师父师母。所有人都是一样,习武做事并无不同。”青鸟微微点头表示认同。神色间满是对师父师母的敬重。
杨都督和曹刺史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赏。那赞赏似明亮的星辰,闪烁着对玄真子夫妇为人的钦佩。
“杨伯伯,不知您能否告知小侄,当年您与我父母是如何相识的?” 青鸟看着杨都督,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杨都督身上,仿佛那是他与父母之间唯一的连接。那期待如同燃烧的火焰,炽热而强烈。
杨都督听闻此言,微微颔首,神色间满是感慨,缓缓说道:“此事千头万绪,说来当真是话长。如今原州局势错综复杂,亟待解决。待此间诸事尘埃落定,你我寻个静谧之夜,挑灯对坐,畅所欲言。”他的语气沉稳,似乎在给青鸟一个承诺。
青鸟嘴唇微微抿起,显然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片刻之后,青鸟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看着杨都督,语气坚定地说道:“杨伯伯,小侄定当竭尽全力相助。”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决心,仿佛在向杨都督表明自己的态度。
杨都督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好,有贤侄相助,原州之事定能顺利解决。” 他那坚定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困难,给人以信心和力量。他转头看着曹刺史,再次问道:“曹刺史,可将原州的事情一并告知他们二人?”
青鸟和凤鸣听得 “一并” 二字,心中明白果然曹刺史有所隐瞒。他们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又恢复了平静,静静地等待着曹刺史的回应。
曹刺史说道:“下官仅把刺史府的事情告知了两位小友。”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如同飘荡在风中的落叶,摇摆不定。他微微低下头,不敢直视杨都督的目光,似乎在为自己的隐瞒感到愧疚。
“哦?那么葫芦河呢?” 杨都督的眼神紧紧盯着曹刺史。
曹刺史听得葫芦河三个字,脸色尴尬的说道:“下官并未告知,下官担心……”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安和犹豫,仿佛被一层迷雾笼罩,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想法。
“他二人,一个是道长的嫡传弟子,一个是道长女儿,道长派他们前来,必定是信任他们的能力。你若不告知实情,他们二人又该如何处理此事呢?” 杨都督言辞犀利如刀,目光紧紧盯着曹刺史。
曹刺史面露愧色,慌忙说道:“都督教训的是,是下官考虑不周。” 他心里暗自懊悔,自己确实没有考虑周全。他正要开口说话,杨都督接着说道:“也罢,那就由我来告知他们吧。” 此时,曹刺史脸色尴尬,不敢言语,只能静静地等待杨都督讲述关于葫芦河的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