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得右侧的房屋顶上又一阵声音传来,那声音在寂静的后院中显得格外清晰,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众人立马看向屋顶,目光中充满了警惕与好奇。然而,当他们看清那发出声响的竟是一只鸽子时,紧张的神情稍稍缓和了一些。
那只鸽子站在屋顶,羽毛洁白如雪,在阳光下微微闪烁着光芒。它似乎也被众人的突然注视吓了一跳,微微动了动身子,发出一声轻柔的咕咕声。
何都尉微微松开握住刀柄的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轻轻摇了摇头,暗自庆幸只是虚惊一场。曹刺史紧绷的面容也缓和了许多,嘴角微微上扬,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众人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轻吁一口气,紧绷的身体也放松下来。有的相互微笑,有的整理一下自己的官帽。
杨都督捋了捋胡须,眼神中的警惕虽未完全消散,但也多了几分从容。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继续保持警觉。
青鸟和凤鸣走近众人,“曹刺史,劳烦把各厢的房间打开。”
曹刺史微笑着应道:“好,好。” 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期待,仿佛希望通过打开这些房间能找到一些线索。随后,曹刺史依次打开各房门,青鸟和凤鸣谨慎地一一做了查看。他们的目光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扫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线索的地方。然而,一番查看下来,也是一无所获。
青鸟看向众人,“此处已经查完,我们去东厢房看看。”
何都尉走上前来,说道:“好,我来带路。” 他的表情严肃,步伐坚定地朝着东厢房的方向走去。众人紧跟其后,脚步匆忙而又略显谨慎。心中既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能在后院有所发现,解开眼前的谜团;又夹杂着一丝不安,担心会遇到未知的危险。
东厢房乃是刺史府日常办公以及待客之处。庭院里一排的槐树绿意盎然,焕发着勃勃生机。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给整个庭院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众人在各房逐一查看完毕后,走进最里边的一间房内。入目之处,房间之内的桌凳摆放得极为规整,一丝不乱。仿佛这里的一切都在等待着主人的归来,随时准备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书架上的书籍静静地陈列着,薄薄的灰尘均匀地铺在上面,仿佛给这些书籍披上了一层轻柔的纱幔。这些书籍见证了刺史府的过往,如今却被岁月尘封。众人怀着期待与谨慎,仔细地查看每一处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线索的地方。
曹刺史看着青鸟,问道:“小友,可有什么发现?”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青鸟那里得到一些线索。
青鸟摇了摇头,“此处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沉思之色。
“对了,何都尉,当时你们发现尸体时,仵作验尸之后有什么发现?”青鸟问道。
何都尉微微皱眉,看着一旁的燕参军,说道:“燕参军,当时验尸的结果如何? ”
人群中,燕参军沉稳地迈出一步。这位年约四十的男子,面容清瘦,微黄的肤色衬得他更为内敛。那浓密且微微上扬的眉毛,恰似两把利剑,彰显出坚毅的气质。不大却深邃有神的眼睛,仿佛能穿透迷雾洞察一切。高挺的鼻梁,搭配稍薄的嘴唇,紧闭时散发着严肃认真的气息。整齐干净的短须,为他增添了稳重与成熟之感。只见他微微躬身,拱手说道:“回何都尉,当时进行验尸之时,发现尸体全身并未有任何伤痕,皆是突然暴毙。”
“现在尸首何在?” 青鸟追问。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专注,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尸体的情况。
燕参军身体一怔,左右环视一下,没有说话。他的表情有些犹豫,似乎在考虑着该如何回答。
何都尉脸露难色,微微蹙起眉头,“原本尸体停放在廨殓房,然而死者家属声称此案一时半会儿难以有结果,便纷纷要求将尸体带回去安葬。” 说罢,他看向曹刺史。
曹刺史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当时,尸体已然停放了一月有余。在此期间,家属每日都会前来哭诉,他们坚称死者是被邪魅所害,强烈要求将尸体带回去入土为安。”曹刺史双手在胸前微微抖动了几下,神色间似是在回忆当时那无奈的场景。随后,他继续说道:“曹某无奈之下,只得答应。”
杨都督看着青鸟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满是凝重与认同,以示同意曹刺史的话。
青鸟看了眼凤鸣,略有沉思,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接着说道:“那我们先去大堂看看,之后再做打算。”
杨都尉在前带路,众人穿过走廊,脚步声在寂静中回响。
大堂之内,阳光悄然透过雕花的窗户,轻柔地洒落在地板之上,形成了一道道斑驳的光影。在那明亮的阳光之中,清晰可见灰尘悠悠地在空中飘荡,仿若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又似是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那一道道光影,犹如时光的笔触,勾勒出大堂的轮廓,也映衬出岁月的痕迹。而那些飘荡的灰尘,像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带着往昔的记忆,让人不禁遐想这里曾经上演过怎样的场景,有过怎样的纷争与和解,喜悦与悲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