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当他们终于回到马家时,马得水已经精疲力竭。他瘫在沙发上,声音沙哑:"找到了...质检报告有漏洞...可以申请复检...但需要钱..."
"多少?"福瑶递给他一杯温水。
"至少二十万。"马得水苦笑,"现在公司账上连两万都拿不出..."
福瑶沉思片刻,突然说:"我这里有五万。"
"什么?"马得水猛地坐直,"你哪来这么多钱?"
"奖学金,助学金,还有我做家教的收入。"福瑶认真地说,"本来打算给家里盖新房子的...先拿去用吧。"
马得水的眼眶瞬间红了:"不行!那是你辛辛苦苦..."
"借你的,要还的。"福瑶故意板起脸,"利息按银行算。"
马得水一把抱住她,声音哽咽:"谢谢...但还不够..."
"我有个想法。"福瑶轻轻推开他,"记得李雪吗?她爸爸是省建委的..."
4.
第二天一早,福瑶拨通了李雪的电话。听完情况,李雪二话不说答应帮忙:"我爸正好管工程质量这块,我让他过问一下!"
中午,县质检站突然通知复检。与此同时,马得水通过母亲留下的关系,联系到省城一家愿意短期拆借的金融机构。
"利息很高,但能解燃眉之急。"马得水告诉病床上的父亲。
马父担忧地看着儿子:"要是还不上..."
"能还上。"马得水斩钉截铁,"我已经联系了几个老客户,他们愿意预付部分工程款..."
福瑶在一旁听着,心中既骄傲又心疼。这个曾经连自己生活费都算不清的大男孩,如今却在为几百万的资金周旋。
三天后,复检结果出来了——原报告存在严重失误,工程质量完全达标。消息传来,公司上下欢欣鼓舞,银行也松口暂缓抽贷。
"还没结束。"马得水却不敢松懈,"资金链还是太紧张,得想办法开源节流..."
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暂停复读,全职管理公司,直到危机过去。
"你疯了?"福瑶拉住他,"还有五个月就高考了!"
马得水苦笑:"公司现在离不开人,我爸至少还得休养两个月..."他轻轻抚摸福瑶的脸颊,"放心,我不会放弃高考的。晚上和周末我照样复习,只是进度可能慢些..."
福瑶想反对,却找不到理由。马得水此刻展现的责任感,正是她最珍视的品质之一。
"我帮你。"她最终说,"每天视频辅导,周末我过来。"
马得水紧紧抱住她,像抱住暴风雨中唯一的浮木。
5.
寒假剩下的日子,福瑶几乎全泡在了马家公司。白天帮马得水整理文件、接听电话,晚上则变身严厉的"小老师",盯着他做模拟题、背英语单词。
"这个句式又错了!"深夜的办公室里,福瑶用红笔圈出一处语法错误,"虚拟语气要倒退一个时态!"
马得水揉着太阳穴:"脑子快炸了...白天对账本,晚上对试卷..."
"谁让你逞英雄。"福瑶嘴上埋怨,手上却递过一杯热牛奶,"再坚持一下,这套题做完就休息。"
马得水突然抓住她的手:"福瑶,要是...我明年又考不上北大怎么办?"
福瑶愣了一秒,随即反问:"记得你说过什么吗?'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我的命'。"她直视马得水的眼睛,"但我要告诉你,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就像你能从工地回到课堂,能从589分冲到615分..."
马得水的眼神渐渐坚定起来。他低头继续做题,笔尖在纸上划出有力的痕迹。
春节前夕,公司危机终于缓解。几个重点项目重新启动,员工工资全部发放,年货也一一送到各家。马父的身体恢复良好,已经能短时间到公司坐镇了。
除夕夜,马家张灯结彩,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马父特意让福瑶坐在主宾位,举杯道:"这半年,多亏了你们两个年轻人...马家才能渡过难关..."
福瑶害羞地低头,马得水则在桌下悄悄握住了她的手。
"对了,"马父突然说,"小水,从初五开始,你回学校全职复习。公司的事不用操心了。"
马得水惊讶地抬头:"可是..."
"没有可是。"马父斩钉截铁,"我已经耽误你一年了,不能再耽误你的前程。"他转向福瑶,"福瑶说得对,高考是你现在最重要的事。"
福瑶没想到马父会引用自己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应。马得水却红了眼眶,重重点头:"我一定考上!"
6.
春节后,福瑶回青石坳陪父母住了几天。家里的变化让她惊喜——新房子的地基已经打好,用的是她寄回来的钱;父亲的肺病大有好转,甚至能下地干些轻活;夜校规模扩大,现在有四十多名学员...
最让她欣慰的是阿花的变化。这个曾经怯生生的小姑娘,现在成了电脑教室的小老师,自信地指导其他孩子使用学习软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