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二年六月戌时三刻的宁静夜晚,金山卫新军校场上的十丈高旗杆上,一面绣有“卫军督造”字样的战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不远处,士兵学堂的教室里灯火通明,近百名身着短衫的士兵正襟危坐,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肃穆的氛围中,镇江秀才邓思之手持书本,他的砚台里尚未干涸的墨汁,散发出特有的墨香,这墨香似乎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与战旗的猎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尊敬的各位兄弟们,”邓思之轻轻地敲击着案几,声音中带着一丝严肃,“我们加入军队,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重要的是要清楚我们为何而战!”台下一百名新兵中,大多数人脸上都流露出迷茫和不解的表情,然而在前排,有几个能够识字的士兵,他们的眼神中却闪烁着激动和认同的光芒。邓思之从他的袖筒中缓缓取出一本油印的小册子,他高举着这本册子,继续说道:“这是《同志会章程》,其中明确指出‘无分贵贱同袍泽,有饭同食械同造’,官兵平等,这是我们金山新军与以往旧军队截然不同的显着特点之一!”
李勇站在书房中,目光凝视着跳动的烛火,内心波澜起伏,充满了激动和感慨。他突然间想到了现代军队中政委制度的重要性,于是他拿起笔,在柔软的宣纸上挥毫疾书,字不好看但刚劲有力:“所有百户以上的军官,都必须配备一名思想导师;新兵入伍时,首先需要学习《军法、军纪、军礼、军姿、军歌》等基础知识,以此来塑造他们的军人精神和纪律观念……”
在深夜的三更时分,新兵赵石子仍旧不知疲倦地在训练场上反复练习着他的刺杀动作。月光洒落在训练场上,映照出他那坚定而专注的面容。在这片硬土之上,他已经拖出了深深的痕迹,显示出了他训练的刻苦与努力。就在这时,指导员邓思之悄无声息地走到了他的身边,递上了一个装满清水的竹筒水壶,轻声说道:“歇会儿吧,喝口水,别让自己太累了。”赵石子停下手中的动作,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有些沮丧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我感觉自己有点笨拙,总是找不到准确的发力点,动作总是不够流畅。”
卯时三刻,薄雾渐渐散去,在宽阔的操场上,已经升任总旗的张二狗,带领着三十名新兵蛋子,在进行着十里越野跑圈。他们齐声高唱着军歌“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敌人狗强盗,保卫了老百姓”,一边奔跑,一边唱着。二狗心中暗想,去年此时,大人把我们训练得多么严酷,曾经我所经历的新兵训练的苦难,你们这群兔崽子也别想轻易躲过。“加快速度,你们这些家伙,是不是爷们,一二一......”。
自三月份起,金山卫开始执行征兵计划,目前金山卫陆战队的兵力已经扩充至1200人,比原定编制多出了200多人。在新成立的金山新军陆战队内部,经过多次深入讨论,确立了清晰的组织架构。首先,设立千户,千户这一职位相当于团长的角色。千户队下辖三个把总,每个把总负责的单位相当于一个营,而把总之下又设有一个直属的百户队。每个百户队由百户领导,百户的职责与连长相似。在百户队的编制中,又细分出三个总旗,总旗类似于排长,每个总旗下辖三个小旗,每个小旗编制为10人,小旗的职责类似于班长。在尊重古人传统称谓的同时,李勇并不打算大幅度改变这些古老的军事称谓,但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他还是对编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这些调整主要体现在采用了三三制的组织原则,这一原则在现代世界各国的军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我们自己的人民子弟兵军队。不论是在解放战争还是在朝鲜战场上,正是依靠这种轻步兵的巅峰战术,我们展现了非凡的战斗力和战术灵活性。
前面提及了正在为士兵们开展识字课程的指导员邓思之,他来自镇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秀才。在崇祯二年的年初,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同志会,这个组织内部积极鼓励其成员参军入伍。邓思之怀揣着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崇高理想,决心放下手中的笔杆,拿起武器,投身于金山营的第三百户队,担任起了指导员的职务。在他的影响下,还有十多位同样身为秀才的同志也选择从军,他们共同肩负起了在军队中传播同志会思想的重任。邓思之的工作职责不仅限于作为百户的军事参谋,他还致力于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并帮助他们学习识字,以提升整体的文化水平。同志会的组织结构非常严密,他们在每个百户中都设立了指导员职位,而在把总及以上的级别中,则设有政委一职。指导员们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军队中发掘那些接受先进思想并且表现出色的士兵,将他们发展成为同志会的会员,从而不断壮大组织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