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和屋的檐角挂着风铃,被秋风吹得叮当作响。三玖蹲在廊下,手里拿着块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爷爷的竹椅——椅面的竹条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还卡着去年的樱花瓣。
“慢点擦,别刮到手。”爷爷坐在对面的藤椅上,手里捧着杯粗陶茶碗,热气模糊了他眼角的皱纹,“子轩呢?刚还看见他在院子里帮我修篱笆。”
“在那边呢。”三玖抬头,朝着后院的方向努了努嘴。丁子轩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旧T恤,袖子卷到手肘,正弯腰用锤子钉松动的篱笆桩,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拔。听到声音,他回过头冲她们笑了笑,额角的汗顺着下颌线滑进衣领。
爷爷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真是个好小子,踏实。”
三玖的脸颊微微发烫,低下头继续擦椅子。每次和丁子轩一起来爷爷家,老人家总会说些类似的话。她知道爷爷是真心喜欢丁子轩——喜欢他会陪自己下围棋,喜欢他记得自己不吃香菜,喜欢他看三玖时,眼里藏不住的温柔。
可这份喜欢,今天似乎多了点不一样的意味。
午餐是爷爷亲手做的寿喜烧,牛肉在锅里卷成粉色,汤汁咕嘟着冒热气。丁子轩给爷爷盛了碗米饭,又往三玖碗里夹了块溏心蛋,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
“子轩啊,”爷爷突然开口,放下筷子看着他,“你和三玖,打算什么时候把事儿定下来?”
丁子轩夹菜的手顿了顿,三玖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嘴里的牛肉突然变得没味道了。
“爷爷……”她想开口,却被爷爷打断。
“我知道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爷爷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可三玖都二十四了,她妈妈走得早,我这当爷爷的,总盼着她能早点成家,有个人知冷知热地疼她。”
提到母亲,三玖的鼻子突然有点酸。初中那年冬天,母亲突发急病去世,是爷爷把她们五姐妹接到乡下,用粗茶淡饭把她们拉扯大。他总说“女孩子家,总得有个安稳的归宿”,尤其是四叶结婚后,他看三玖的眼神里,就多了份沉甸甸的期盼。
“爷爷,我和三玖……”丁子轩刚想说话,被三玖轻轻拽了拽袖子。
她抬起头,看着爷爷布满皱纹的脸,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爷爷,我还想再谈几年恋爱。”
空气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寿喜烧的汤汁还在锅里轻轻咕嘟。爷爷的眉头慢慢皱了起来,眼里的光暗了暗:“为什么?子轩对你不好吗?”
“不是的!”三玖慌忙摇头,脸颊涨得通红,“他对我很好,特别好。只是……只是我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好,每天一起开店,他下班回来能吃到我做的饭,周末能一起出来走走……我还没准备好……”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个字几乎淹没在锅里的声响里。其实她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不想结婚,不是不爱丁子轩,恰恰是因为太爱,才想把这份恋爱的时光拉得长一点。她喜欢看他穿着白大褂站在手术台旁的专注,也喜欢他穿着旧T恤帮爷爷修篱笆的踏实,这些属于“丁子轩”的瞬间,她还没看够,还想慢慢品。
爷爷看着她泛红的眼眶,沉默了很久,久到三玖的手心全是汗。
“你这孩子,跟你妈一个倔脾气。”他终于叹了口气,拿起筷子,往三玖碗里夹了块牛肉,“罢了,你们的事,你们自己定吧。爷爷就是盼着你好,别受委屈。”
三玖的眼泪差点掉下来,用力点了点头:“嗯,我知道。”
丁子轩始终没说话,只是在桌子底下,悄悄握住了她的手。他的手心很暖,带着修篱笆时沾到的泥土气息,却让她莫名安心。
后院的篱笆与未说出口的支持
饭后,丁子轩去洗碗,三玖跟着爷爷到廊下晒太阳。爷爷从壁橱里拿出个红布包,打开一看,是叠得整整齐齐的红帖,上面用毛笔写着“囍”字,墨迹已经有点发暗。
“这是你妈当年给你们姐妹几个准备的,”爷爷的手指轻轻拂过红帖,声音带着点怀念,“她说等你们出嫁时,用这个包嫁妆,吉利。”
三玖的眼眶又热了,伸手接过红帖,布料有点粗糙,却带着母亲的温度。她知道爷爷不是催婚,是怕她孤单,怕她受了委屈没人撑腰。
“爷爷,对不起。”她小声说。
“傻丫头,跟爷爷说什么对不起。”爷爷笑了笑,拍了拍她的手,“你过得开心,比什么都强。”
这时,丁子轩洗完碗出来,看到廊下的红帖,脚步顿了顿。爷爷冲他招招手:“子轩,过来坐。”
他走过去,在三玖身边坐下,很自然地把她散落在脸颊的碎发别到耳后。这个动作落在爷爷眼里,让他的嘴角忍不住扬了起来。
“子轩啊,”爷爷看着他,眼神认真,“三玖不想结婚,你……”
“我支持她。”丁子轩没等爷爷说完就开口了,声音清晰而坚定,“结婚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三玖还没准备好,我愿意等。不管等多久,我都听她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