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己酉年)
春天,正月丁丑日,大赦天下。
皇帝把董贵人从河间接来。三月乙巳日,尊她为孝仁皇后,让她住在永乐宫,任命她的哥哥董宠为执金吾,哥哥的儿子董重为五官中郎将。
夏天,四月壬辰日,有人在皇帝的御座上看到一条青蛇。癸巳日,刮起大风,下起冰雹,雷声滚滚,一百多棵大树都被连根拔起。皇帝下诏让公卿及以下官员都呈上密封的奏章,说说自己的看法。大司农张奂上奏章说:“以前周公的葬礼不符合礼仪,上天就显示出威严。如今窦武、陈蕃忠诚坚贞,却没有得到公开赦免,这些怪异灾祸的出现,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应该赶紧给他们改葬,让他们的家属迁回来,那些受牵连被禁锢的人,所有处罚都应该免除。还有,皇太后虽然住在南宫,但皇帝对她的恩情和礼数都不够,朝廷大臣也没人敢说,这让远近的人都很失望。陛下应该想想大义,报答太后的养育之恩。”皇帝很赞赏张奂的话,就去问身边的常侍们,这些人都讨厌张奂的说法,皇帝没办法按自己的想法做。张奂又和尚书刘猛等人一起推荐王畅、李膺,认为他们可以进入三公的人选范围,曹节等人更加痛恨他们的言论,于是皇帝下诏严厉斥责张奂等人。张奂他们就自己到廷尉那里请求囚禁自己,过了几天才被放出来,还被罚了三个月的俸禄来赎罪。
郎中东郡人谢弼也呈上密封奏章说:“我听说‘出现虺和蛇,是女人的征兆’。太后在宫中定下计策,拥立了圣明的陛下,《尚书》里说‘父子兄弟,罪不相互牵连’,窦氏被诛杀,怎么能把过错牵连到太后身上呢!太后被幽禁在南宫,她的忧愁能感动上天,如果太后生病,陛下又有什么脸面面对天下人呢!孝和皇帝没有断绝和窦氏的恩情,被前代人传为美谈。按照礼仪,‘做了别人的后代,就相当于人家的儿子’,现在陛下以桓帝为父亲,那怎么能不以太后为母亲呢!希望陛下能仰慕虞舜孝顺父母的品德,想想《凯风》这首诗里安慰母亲的心意。我还听说‘建立国家,管理家庭,不能任用小人’。现在功臣长期在外,没有得到爵位和俸禄,而皇帝的奶妈却因为受到宠爱,得到丰厚的封赏,这次大风雨雹的出现,就是因为这个。还有,已故的太傅陈蕃,为朝廷尽心尽力,却被一群奸邪之人陷害,突然就被诛杀,这种残酷和肆意的行为,震惊了天下;他的门生和旧部,也都被流放和禁锢。陈蕃已经去世,就算用一百个人也无法弥补他的损失啊!应该让他的家属回来,解除禁令。三公的位置非常重要,关系到国家命运,现在的四位公卿,只有司空刘宠能坚守善道,其他几位都是白吃饭还招来灾祸的人,肯定会有像折了鼎足、打翻鼎中食物那样的凶险,应该借着这次灾异,把他们都罢免,征召原来的司空王畅、长乐少府李膺来参与政事,这样或许灾变就能消除,国家就能长久。”皇帝身边的人讨厌谢弼的话,就让他去做广陵府丞,谢弼后来辞官回家。曹节哥哥的儿子曹绍是东郡太守,找了个别的罪名把谢弼抓起来,严刑拷打,最终死在狱中。
皇帝拿青蛇出现这件怪异的事询问光禄勋杨赐,杨赐呈上密封奏章说:“好事不会无缘无故到来,灾祸也不会凭空发生。君王心里有想法,虽然没有表现在脸上,但五星会因此移动,阴阳也会改变度数。如果君王不能建立中正之道,就会出现龙蛇这样的怪异现象,《诗经》说:‘出现虺和蛇,是女人的征兆。’希望陛下思考阳刚之道,分清内外的区别,抑制外戚的权力,割舍对宠妃的宠爱,这样蛇的怪异现象就能消除,吉祥的征兆马上就会出现。”杨赐是杨秉的儿子。
五月,太尉闻人袭、司空许栩被免职;六月,任命司徒刘宠为太尉,太常汝南人许训为司徒,太仆长沙人刘嚣为司空。刘嚣向来依附各位常侍,所以才当上三公这样的高官。
皇帝下诏派谒者冯禅去劝降汉阳的零散羌人。段颎认为现在正是春耕时节,百姓都在田野里劳作,羌人虽然暂时投降,但官府没有粮食储备,他们肯定还会再次成为盗贼,不如趁他们防备空虚出兵,一定能把他们消灭干净。于是段颎亲自进军扎营,在距离羌人驻扎的凡亭山四五十里的地方,派骑司马田晏、假司马夏育带领五千人先出发,打败了羌人。羌人溃败后向东逃窜,又聚集在射虎谷,分兵把守谷的上下门,段颎计划一举把他们消灭,不想再让他们逃走。秋天,七月,段颎派一千人在西县用木头搭建栅栏,宽二十步,长四十里,用来阻拦羌人。又分别派田晏、夏育等人带领七千人,嘴里衔着枚(防止出声),趁夜登上西山,安营扎寨,挖掘壕沟,在距离敌人一里左右的地方驻扎,同时派司马张恺等人带领三千人登上东山,这时羌人才发觉。段颎趁机和张恺等人从东、西两山夹击,出兵奋勇攻击,打败了羌人,一直追到谷的上下门,在深山峡谷之中,到处都把羌人打得大败,斩杀了羌人的首领及以下共一万九千多人。冯禅等人招降的四千人,分别安置在安定、汉阳、陇西三郡。至此,东羌全部被平定。段颎一共打了一百八十场仗,斩杀三万八千多人,缴获各种牲畜四十二万七千多头,花费四十四亿,士兵战死四百多人;朝廷改封他为新丰县侯,食邑一万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