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主簿司马懿对曹操说:“刘备靠欺诈手段拿下刘璋,蜀地的人还没完全归附他,现在又跑到老远的地方去争江陵,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啊。如今咱们攻克了汉中,益州那边都震动了,要是继续进兵压过去,他们肯定就顶不住,内部得瓦解。圣人做事既不能违背时机,也不能错过时机呀。”曹操却说:“人就怕贪心不足,得了陇地,还想着蜀地啊!”刘晔也劝道:“刘备是个厉害人物,虽然有谋略但反应慢。他得到蜀地时间不长,蜀地百姓还没完全信任他。现在咱们攻破汉中,蜀地的人都吓坏了,局势很不稳定。凭您的英明,趁着他们人心动摇的时候攻打,肯定能成功。要是稍微耽搁一下,等诸葛亮当了丞相,把国家治理得稳稳当当,关羽、张飞这样勇猛无敌的人做将领,蜀地百姓安定下来,再据守险要之地,那就不好对付了。现在不拿下蜀地,以后肯定会成为大麻烦。”曹操还是没听他们的。过了七天,从蜀地来投降的人说:“蜀地一天能有几十次惊扰,守将就算斩杀闹事的人,也没法让局面安定下来。”曹操就问刘晔:“现在还能攻打蜀地吗?”刘晔说:“现在他们已经稍微稳定了一些,不能打了。”于是曹操就撤军了。曹操任命夏侯渊为都护将军,让他统领张合、徐晃等人驻守汉中;任命丞相长史杜袭为驸马都尉,留下来管理汉中事务。杜袭对百姓又是安抚又是开导,老百姓自己乐意迁徙到洛阳、邺城的就有八万多人。
八月,孙权带着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当时张辽、李典、乐进率领七千多人驻守合肥。魏公曹操去征讨张鲁的时候,写了一道指令给合肥护军薛悌,在信封边上写着:“敌人来了才能打开。”等孙权大军到了,薛悌打开指令,上面写着:“要是孙权来了,张辽、李典两位将军出战,乐进将军守城,护军不要参战。”将领们觉得双方兵力相差太大,心里都犯嘀咕。张辽说:“曹公在很远的地方征战,等他的救兵到,咱们早被孙权打败了。所以曹公的指令是让咱们趁敌人还没完全集结,迎头反击,挫挫他们的锐气,这样大家心里才踏实,之后也才能守住城。”乐进等人都没说话。张辽着急了,大声说:“成败就看这一战了。你们要是还犹豫,我就自己决定出战。”李典平时和张辽关系不太好,但这会儿也激动地说:“这是国家大事,就看你的计策怎么样了,我怎么能因为私人恩怨就不顾大局呢!我跟你一起出战。”于是张辽夜里招募愿意跟他冲锋的勇士,找到了八百人,杀牛犒劳他们。第二天一早,张辽披甲持戟,带头冲锋陷阵,杀了几十个人,还斩了孙权的两员大将,一边喊着自己的名字,一边直接冲进孙权的营帐。孙权吓了一跳,一时不知所措,赶紧跑到一个高土堆上,拿着长戟自卫。张辽大声叫孙权下来应战,孙权不敢动,等看清张辽带的人不多,就指挥士兵把张辽重重包围。张辽拼命突围,带着手下几十个人冲了出去。剩下的士兵大喊:“将军不要丢下我们啊!”张辽又杀回去,再次突围,救出了剩下的人,孙权的人马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没人敢抵挡。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东吴军队的士气都被打没了。张辽这才回城修整守备,大家心里也踏实了。孙权围攻合肥十几天,没能攻下城,就撤军了。大军都已经上路,孙权和将领们在逍遥津北面,张辽远远望见,立刻带着步兵和骑兵杀了过来。甘宁和吕蒙等人奋力抵挡,凌统带着亲兵保护孙权突围,之后又回去和张辽战斗,身边的人都死光了,他自己也受了伤,估计孙权已经安全了,才退回来。孙权骑着快马跑到津桥上,桥面上的木板已经被抽掉了,有一丈多宽没有木板。孙权的亲兵监谷利跟在马后,让孙权抓住马鞍,放松缰绳,他在后面猛抽一鞭,借助马的冲劲,孙权才冲过了桥。贺齐带着三千人在逍遥津南边接应孙权,孙权这才脱险。孙权回到大船上摆宴庆功,贺齐离开座位,流着泪说:“您是主公,做事应该稳重啊,今天这事儿,差点就大祸临头了。大家都吓得不轻,感觉天都要塌了。希望您能把今天的事当成一辈子的教训!”孙权亲自上前擦干他的眼泪说:“我太惭愧了,已经铭记在心,不只是写在带子上提醒自己而已。”
九月,巴、賨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朴胡、杜濩、任约,各自带着手下前来归附。于是曹操把巴郡划分开来,任命朴胡为巴东太守,杜濩为巴西太守,任约为巴郡太守,还都封了列侯。
冬天,十月,开始设置名号侯,用来奖赏有军功的人。
十一月,张鲁带着家属出来投降。魏公曹操亲自迎接,任命张鲁为镇南将军,用贵宾的礼节招待他,封他为阆中侯,食邑万户。张鲁的五个儿子以及阎圃等人也都被封为列侯。
习凿齿评论说:阎圃劝张鲁不要称王,曹操却追封他,这样一来,以后的人谁不想归顺呢!堵住叛乱的源头,下游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要是不明白这一点,只看重那些打仗打得焦头烂额才立下的功劳,丰厚的爵位和赏赐只给那些拼死作战的人,那老百姓就觉得天下大乱对自己有利,社会风气就会崇尚杀伐,大家都倚仗武力,战争就没完没了了。曹操这样封官赐爵,可以说是明白赏罚的根本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