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这些东西卖贵了,现在结婚讲究三十六条腿,算是一套家具,包括‘方桌一张,椅子四把,双人床一张,大衣柜一个,写字台一张,饭橱一个’,更讲究一些就是四十八条腿
也可以有所变化,比如写字台换成梳妆台的,饭橱柜换成类似五斗柜的,但万变不离其宗。
要想结婚娶媳妇,一套木家具,那是必须的。不过那年那月的家具,可不像现如今,有家具城里的琳琅满目,可供筛选和定做。当时大多情况下,是就近找个手艺好的木匠上门打制。因此,在三百六十行中,唯有木匠的手艺是最吃香的。
现在这会还算可以,等54年9月慢慢公私合营,到时候几十家木工作坊成立了家具厂,计划经济时代,城市里想找木匠自己打家具都费劲,关键木材可不好买。
隔壁大佬随便就找以前皇宫退役选手的后代打家具,想什么呢,一年半载能把木材凑齐就算不错的了。
农村都得靠偷摸伐树,只不过自己家盖房打家具村里不管而已,像北方一些地区刚有儿子就会在村里申请宅基地,然后种上树,等儿子长大了树正好砍了打家具,一直到90年代末都这样,80年代之后只是为了省钱,但那时候能买到的家具大多都是三合板,五合板,胶木板,样式也新颖比自己家打的家具都贵。各地条件不一样,只是举一个知道的例子。
下午熊光明就去上班了,可院里不安静,几个大妈坐一块讨论他的败家子行为。
“你们说这小熊卖他家产业老熊知道吗?张翠花,我家就是没那么大地方,要不这床你可拿不走。”二大妈还是憋着一口气。
“就是,这些家具里就你这床买的最值了,我告诉你,当时你出完价光明123喊的有点快,我都没反应过来,要不这床你拿不走。”
夏婶子现在真有点后悔,自己家那床什么玩意,晚上使点劲都怕塌了,这个还能放被子放衣服的。
“哎,你们是没看,这床啊板子可好了!又厚又平整,还有两大柜子,四面还带花,我就是不敢花这么多钱,我怕老阎回来说我,现在想想啊,就冲这几块大板子都值,还不如当时咬咬牙买下来呢。”不要钱的好话三大妈大方的很。
“你们呀就别夸我了,我当时上去蹦了,就跟在地上蹦一样一样的,要不我能买?我跟你们说,熊家刚搬进来时候这都是老熊为了光明以后结婚特意打的家具,我当初都问了。要我说整个街道哪个当爹的能有老熊好?”
“光明屋现在家具你们看了吗?不比这个强?听说老熊这屋装好了之后再进的家具跟光明那个一样!”
“熊家这是彻底起来了,就算对象家不行,光老熊这车间主任就可以了,没见过年时候串门的就多少,哪个空手来的?”
这个三大妈最有发言权,跟阎埠贵俩人坐窗户边上一个一个数的,谁拎着什么东西来的,她清清楚楚。
下班时候就热闹了,最先开始的是三大爷家,学生刚放学阎埠贵蹬上车就窜出来了,还是有车好,这来回省了多少功夫呢,能多钓多少鱼呢,鞋都比以前省了。
到了家发现自己的写字台(破桌子)在门口放着,正纳闷呢,一进屋发现布局变了,三大妈正躺在一张小床上睡觉呢,窗户边上摆了一张学习桌,比自己之前那个强的不是一丁半点,就是看这有点眼熟。
阎埠贵把包放到桌子上,摸了摸桌面,晃了晃桌子,真好,又坐在椅子上试了试,还是带靠背的舒服。
听见响动三大妈醒了:“当家的你回来了。”
“瑞华,这桌子哪来的,还有你躺的这床,我怎么都瞅着眼熟呢。”
“你来的时候没见熊家又修房子呢吗,这都是熊家的家具。”三大妈看见阎埠贵果然很喜欢这张桌子,心里也喜滋滋的。
“啊?没地方放,先搁在咱家的?好,能白使些日子,不错不错,这桌子真好。你就没再多要点好处?”
“哪啊,光明要换新的,旧的都不要啦,这都是处理给咱们的!”
“哎呦,瑞华你糊涂呀,那你怎么没把老熊那屋的床跟大衣柜抢过来呀,实在不行他那个桌子也不错啊,到时候解成结婚剩的打家具了,怎么就抢俩这玩意啊。”
阎埠贵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感觉就像失去了好几十块一样难受。
“什么抢的,买的!这么好家具谁白给你呀,你当吴家那堆破烂啊,拆吧拆吧就几块板子还能使使。”
“多少钱呀?没花冤枉钱吧。”一提钱阎埠贵就紧张。
“你知道那张大床卖了多少钱吗?”三大妈是懂迂回战术的。
“那床我去老熊家时候坐过,跟坐台阶上似的,要是打这么个新的可不便宜呢。”
然后阎埠贵开始掐手指头算账,现在打这样的床得花多少钱。
“贾张氏100块钱买走的!”
“多少!?100!?哎呦,贾张氏真舍得!那咱家这小的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