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宴辞提前备好了礼物,乔卿什么都不需要买,直接去观荷小院吃饭就行。
但她还是另外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先送我去一趟金湖书店,我去拿点东西。”
书店离小区只有两公里。
乔卿取了东西就回了车里。
宋宴辞见她手里拿着一个包装精美的东西,看大小像是书籍,便问:“这是什么?”
乔卿将东西搁在腿上,靠着椅背假寐,腔调懒洋洋地说:“我跟张医生打听过,他说老夫人曾在德国留过学,很喜欢拜读德国经典文学。”
“我就托书店老板帮我找到了一本《朗读者》首次出版的原文书籍。”
宋宴辞莞尔,“你有心了。”
抵达观荷小院时,正是傍晚五点四十分。
陆奶奶坐在假山鱼池旁的亭台下,喝着茶玩手机。
听到宋宴辞的车声靠近,她赶紧摘了老花镜,关掉手机递给管家宝琴。
然后装模作样地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宝琴偷笑一声,赶紧打开院门,领着乔卿跟宋宴辞进院子。
陆奶奶听到动静,第一时间从书中抬眸,偷偷地打量站在宋宴辞身边的小姑娘。
小姑娘个子挺高,脸颊就跟电影镜头中的女明星似的,也就成年人巴掌大。
脸颊虽小,五官却生得明媚大气。
那双瑞凤眼尤其生得好看,眼角下一颗黑色小痣,更为她的容貌添上妖冶神秘。
难怪孙子庭深那么高傲的一个孩子,高中时也对乔卿另眼相看。
看到乔卿的相貌身段,陆奶奶便理解陆庭深了。
这般美貌的姑娘,换谁不喜欢啊?
乔卿也的确比她为宋宴辞挑选的那些名门千金更出众。
只是...
想到乔卿连高中都没读完便辍学了,陆奶奶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介意。
转念想到宋宴辞初中一毕业就没读书了,学历方面还不如乔卿,陆奶奶又觉得自己太挑剔了。
哎。
两个漂亮的文盲凑到一起,真是令人欣慰又头疼啊。
“陆奶奶。”
宋宴辞将礼品递给宝琴后,陪着乔卿一起来到亭子下,向陆奶奶介绍乔卿:“她是乔卿,我的心上人。”
乔卿暗含警告地看了宋宴辞一眼,这才将手里的礼物递给陆老夫人,“老夫人,这是我托人帮我寻来的《朗读者》首版原文书籍,保存得很不错。”
“听张医生说您喜欢收藏经典文学,还希望您喜欢。”
陆奶奶受宠若惊。
她的确爱收藏这类书籍,像这种首次出版的原文书籍,就更加难得了。
这份礼物也许不贵重,但意义非凡,是用心准备的礼物。
“谢谢。”
陆奶奶接过礼物,拆开精美的包装纸,嗅到书籍本身散发出来的古色古香的墨香,她眼底笑意很浓。
“宝琴。”
“来,把它放到卧室的书柜去,我今晚就要先看看。”
闻言宝琴就知道老夫人有多喜欢这份礼物了。
她先为宋宴辞跟乔卿倒了茶水,这才拿着书去卧室。
陆奶奶问乔卿:“我能叫你卿卿吗?”
乔卿颔首,“当然可以。”
“卿卿,快坐。”陆奶奶指着离她最近的位置。
乔卿也不忸怩,拎着裙边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
陆奶奶找了些家常话跟她聊,不管她问什么, 乔卿都能及时给出回应。
慢慢的,话题从家常内容,过渡到世界文学。
陆奶奶是个文化人,她本人对世界文学研究颇深,聊到这一块就有些停不下来。
但不管她提到哪个国家的文学,乔卿都能侃侃而谈,跟上她的话题。
如果遇到她不了解的领域,她就坦然承认自己不懂。
她这份从容坦诚的态度,更让陆奶奶喜欢。
陆奶奶活了七八十岁,她看得出来这个小姑娘的内核很强大,她是真正精神富足的年轻人。
她的这份心性,是陆庭深绝对比不上的,陆奶奶也就只在宋宴辞身上看见过。
这样的女子,如果能重返校园,能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底,她完全有资格站在宋宴辞的身边,跟他一起在京都创造属于他们的神话。
聊了个把钟头,陆奶奶彻底收起了她对乔卿的各种偏见。
她摘了手腕上那只正阳绿手镯,送给了乔卿。
论价值,它虽然比不上帝王绿级别的手镯,但它对陆奶奶有着特殊意义。
“这是我跟老头子结婚四十周年时,他送给我的纪念礼物。”
“他走得早,只陪我走了42年就离世了。所以这镯子,是他送给我的最后一件礼物。”
对陆奶奶而言,这镯子的意义远超过镯子本身的价值。
“陆家原来兴盛过,也没落过。”
“我跟你陆爷爷结婚那会儿,正逢陆家落魄时。结婚42年以来,我们夫妇互相扶持,同甘共苦。在生意场所,面对各类诱惑,也都经得起良知的考验。”
“我秦素这辈子,最值得吹嘘的就是这段婚姻了。”
将镯子塞到乔卿掌心,陆奶奶说:“我将它送给你,是要祝福你和宴辞,能一辈子相扶相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