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岭大捷的余威尚在,岭上却已是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士兵们加固着被狄寇冲击得摇摇欲坠的矮墙和拒马,搬运着滚木礌石,空气中弥漫着汗味、血腥味和新翻泥土的气息。君临渊与陈固等将领站在临时搭建的沙盘前,眉头紧锁。
狄寇虽败,却未远遁。斥候回报,拓跋宏的主力退至饮马河下游三十里处扎营,并未撤离,显然在舔舐伤口,等待后续援军或新的战机。而那特制的强弓,始终是悬在守军头顶的利剑。
“黑蛟筋……” 君临渊指尖敲击着沙盘边缘,发出沉闷的声响,“韧性极强,远超牛筋马鬃,制成弓弦,射程和威力大增……难怪能压制我们的守城弩。此物不除,始终是大患。”
“殿下,末将曾听闻,极北冰海确有巨蟒,其筋坚韧异常,但数量稀少,且极难猎取。狄寇能装备如此之多……” 陈固老将军忧心忡忡,“恐怕背后真有南诏源源不断的支持!”
“南诏地处西南湿热丛林,毒虫瘴气横行,盛产各种奇诡之物。段正明……” 凤清歌清冷的声音响起,她不知何时也来到了沙盘旁,手中还拿着几支缴获的特制箭矢和一小截散发着腥气的、乌黑发亮的“黑蛟筋”,“这筋不仅韧性超绝,似乎还经过特殊药液浸泡,使其更加耐寒不易脆裂,但也……留下了一个弱点。”
“弱点?” 众人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凤清歌将那一小截“黑蛟筋”凑近旁边的火盆。炽热的火焰炙烤下,那原本乌黑发亮的筋腱迅速变得焦黄、卷曲,并散发出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它惧火!而且非常怕高温!” 她肯定道,“寻常弓弦用火烤也会损坏,但这‘黑蛟筋’对高温的反应更剧烈!若我们能制造出大范围、持续性、温度足够高的火焰……”
“火攻!” 君临渊眼中精光爆射,立刻领会,“用火,压制甚至摧毁他们的强弓阵地!”
“正是!” 凤清歌点头,“但目前军中常用的火油罐,射程近,覆盖范围小,且易被盾牌格挡或沙土掩埋,效果有限。”
“那……” 陈固看向凤清歌,带着希冀,“凤小姐可有良策?”
凤清歌沉吟片刻,目光投向营帐角落里堆放着的几个蒙尘的、陶罐般的东西——那是大雍军械监配发的守城火器之一,“霹雳火球”。此物以陶罐为壳,内填火药、铁蒺藜、毒烟等物,点燃引信后抛出,爆炸伤人并释放毒烟。但威力不稳定,射程不远,引信易受潮,且爆炸后铁蒺藜飞溅不分敌我,在野战中使用受限极大。
“或许……可以改良它!” 凤清歌走到那几个“霹雳火球”旁,拿起一个掂量了一下,“取其爆炸之威,去其繁琐和不稳。”
“改良霹雳火?” 众人皆是一愣。这玩意儿在军中人称“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对!” 凤清歌眼神坚定,“我需要一个绝对安全、僻静的地方,还有硝石、硫磺、木炭粉、精炼火油、韧性好的薄铁皮或竹筒、引火绳……另外,再给我几个手艺最好的铁匠和火药匠!还有,将那个懂配毒的狄寇药师也带来,他对火和毒物的理解或许有用!”
君临渊毫不犹豫:“准!陈将军,立刻调配所需物资和人手!清歌所需,优先供给!将后山那处废弃的矿洞清理出来,作为清歌的工坊!方圆百步,设为禁区,擅入者——斩!”
军令如山。很快,所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了被临时征用、清理干净的山体矿洞。几名经验丰富但同样对“霹雳火”不抱太大希望的老匠人,以及那个被严密看管的狄寇药师哈鲁,被送到了凤清歌面前。
矿洞内,灯火通明。凤清歌换上了一身利落的短打,长发束起,脸上蒙着自制的防尘面巾。她首先仔细检查了现有的火药原料:硝石含杂质较多,硫磺不够纯净,木炭粉颗粒粗大。她立刻指挥匠人进行提纯:硝石溶解、重结晶;硫磺研磨、水飞;木炭选用上等硬木,密闭煅烧后细细研磨过筛。
“纯度,是威力的关键。” 她一边示范,一边解释。匠人们看着她熟练精确的操作,眼中最初的怀疑渐渐被惊讶和认真取代。
接着,她开始调整配方比例。传统的“一硝二磺三木炭”过于粗糙。她根据记忆中的最佳配比,结合反复的小范围试验(用极少量火药在特制的厚铁罐内引爆,观察威力和烟雾),不断调整着三者的比例,并尝试加入少量精炼火油作为助燃剂和粘合剂。
“哈鲁,” 凤清歌看向那个被绑在一旁、眼神闪烁的狄寇药师,“你们狄寇的火油,为何燃烧时黑烟滚滚,粘稠难熄?”
哈鲁犹豫了一下,在守卫冰冷的刀锋逼迫下,才用生硬的大雍官话道:“里面……混了沼泽黑泥和……一种叫‘地火油’的东西,更稠……烧得更久……”
沼泽黑泥?地火油?凤清歌心中一动,这或许就是天然沥青和原油!她立刻让人取来军中储备的普通火油,按照哈鲁描述的方法,尝试加入少量碾碎的沥青块和粘稠的原油进行调配。果然,调配出的火油更加粘稠,燃烧时火焰温度更高,黑烟更浓,附着性极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