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所以爲道者要妙卽在乎此矣
反朴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凝其神守其雌入炁穴爲天下谿万脉归元爲天下谿深妙常德不
离造次於是顚沛於是复归於婴儿能受无用知其白养性守其黑保命爲天下式
是法是则爲天下式节候常德不忒分毫不爽复归於无极完此太虚知其荣心广
守其辱体胖爲天下谷空诸所有爲天下谷虚中常德乃足身外无余复归於
朴太易无极朴散而爲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圣人用之知有此理则爲官长设教化人
故大制不割混沌而无剖析
玉华帝君注曰雄雌卽先後之谓雄居先雌居後也人情莫
不争先而恐後乃争先者易蹶反不如後者之稳步焉圣人
非不知其雄也而甯守其雌谿卽深谿之谿言圣人守後而
不务先其德足以感孚天下天下归之如众流之趋深渊是
爲天下之谿矣虽爲天下谿而圣人不以众归自矜也犹是
抱常德不以离冲虚恬淡絶无嗜慾虽大人犹然赤子故曰
复归於婴儿白黑卽明暗之义白其明也黑其暗也人情莫
不尙明而耻暗乃尙明者察察多伤反不如暗者之韬晦焉
圣人非不知其白也而甯守其黑式卽法式之式言圣人守
暗而不务明其德足以爲范天下天下则之奉以爲式虽奉
爲式而圣人不敢以自伐也犹是守常德而不忒冺声色同
寂寥不滞形象仍返本始故曰复归於无极至於荣辱尤其
较着者也人情莫不好荣而恶辱乃至於荣者辱旋及之反
不如安辱者之自得也圣人非不知其荣也而甯守其辱谦
冲善下虚而能受受而不有如天下之空谷然夫惟如天下
之谷则无所不容无所不纳常德於以足矣而究之有爲仍
无爲也朴者性始之名性始无爲故曰复归於朴朴无也复
归於朴是有不终有仍返於无矣迨朴?而爲器是无不终
无复趋於有矣无者天地之始也有者万物之母也譬如人
君旣已建其有极又分设官长以会其极大制宰制也割割
裂也君令臣共以此宰制天下而何割裂之有哉
无爲章第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而爲之欲行此道吾见其不得已道本无爲
玉华帝君注曰帝世之有天下揖让得之非取之也四方风
动黎民变之非上爲之也若将欲以力取天下而从而作爲
於其间是爲失道已矣通不得已言二者皆弗得於道矣
天下神器心之所居不可爲也爲有妄心卽惊其神爲者败之爲伤自然执者失之
执乖通变
又曰天下大器也曰神言有神默相之是则神器之大拥此
者皆当抱朴守雌不可以有爲也一侈志於爲则粉饰太平
徒滋纷扰反以败国一着意於执则拘虚胶固鲜所通变不
惟得之适以失之矣
故物或行或随念兹在兹或嘘或吹思无邪或强或羸善用其心或载或隳
精思此理是以圣人去甚过犹不及去奢道常如此去泰道无不足
又曰总之道尙自然故物或有翼之以行者或有步焉以随
者或呴而煖之或吹而寒之或益而强之或损而羸之而可
栽者则或从而载也可倾者则或从而隳也虽应用不同要
皆因物付物顺其自然而已何所庸我之侈然恣肆而贪求
之无厌也乎是故圣人甚则去之奢则去之而泰亦并去之
也
俭武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道与心合不以兵强天下善胜在於不争其事好还归根复命
玉华帝君注曰治世有事本道发爲文德武功非所尙也且
兵爲凶器淫佚之事上帝恶之苟或侈志於兵自使天下肝
脑涂地则出乎尔者必反乎尔若齐之湣王楚之灵王秦之
始皇梁之武帝皆获杀身之祸故曰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心兵所起荆棘生焉神狂心荒大军之後情欲驰驱必有凶年气神昏耗
又曰此更推言兵强之害言终日用师则农业妨而田畴不
治荆棘丛生不特此也杀气过旺有伤天地之和则灾祲流
行运所必至大军之後必有凶年固不卜而早定也
故善者果而已定力所到不敢以取强忘我而已
又曰果决也言善爲治者絶不谈兵从不好强其於四方六
合总以仁义化之礼乐绥之迨绥之不得化之逆命则不得
已取决於一战阪泉涿鹿之师是果之明徵也而究不敢恃
以取强自诩用兵之如神也
果而勿矜待之以静果而勿伐默而守之果而勿骄存之以和果而不得已用之
以虚果而勿强自然虚无
又曰人特患无是果耳诚有是果则必能不自矜张不自夸
伐不自骄盈间用其果皆出於势不得已而初不自以爲强
也
物壮则老心爲物移是谓不道性爲心蔽不道早已永失眞道
又曰善者用果而不尙强夫何以故盖恃强则逞壮逞壮则
易折大过之上六大壮之上六其明监也譬如物之发露太
过精华难要於久灼灼之华早发者则必先萎此物壮之未
有不老者也苟或只知强壮之足凭而不知老败之将至则
是昧乎盈虚消息之道矣是之谓不道不道之念其不可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