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邹刚的意思,是准备在这边待一周,处理完一些事情,就前往金州的指挥点,路涟漪没有任何意见。
这边是组织的一个据点,用来收治伤兵,很快也会派两名医护人员过来。
听闻这些,路涟漪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就是把从酒馆收来的旧衣服旧床单全部拿了出来。
除去五个伤病,一个营长一个警卫员,另外四个,也都是营长周发的兵,保护他的。
为了让一切不被暴露,路涟漪把收来的三开门大衣柜,还有一张四方桌,二十把木凳,以及一百多件锅碗瓢盆,全部的衣物和床单,都在半夜放在了院子门外。
第二天早上,在邹刚的帮忙掩饰下,就是找人送来的物资,都是刚需。
“这两大铁锅好啊,哈哈哈……这么多碗筷,以后再来伤员都够用了……”
“这三门柜,装老多衣服了,这些旧衣服还行,结实,嘿嘿……”
“这几张床单最好了,大家有换洗的,这些破的衣服,也可以拆了做床单……”
“这些女孩子的衣服倒是可以给村里的嫂子们,跟她们换点吃的……”
大家高兴坏了,一件件往里抬,还低声讨论着怎么用,气氛说不出的热烈。
“营长,这些旧衣服都可以跟嫂子换点工,让她们帮着改些衣物,战士们的衣服,就是里面的,都旧的没法穿了,又脏又臭的,还没得换洗……”
大家都沉浸在收到物资的喜悦礼里。
警卫员被派出去请村里的村长。
村里有102户人家,家家都有女子,找干活的不缺人。
在这买件衣服要用全家之力的年代,旧衣服是非常吃香的,比钱好使。
没多久,警卫员就回来了,身后就跟着笑呵呵的干巴老头,还有四名妇人。
营长周发跟村长聊了会儿,村长再出去的时候,手里就多了两件耐造的黑色外套,咧着嘴高兴地离开了,而四名嫂子则是留了下来,从衣袖里掏出针线笸箩,开始按照营长的交代干活。
至此,酒馆收的生活物资,除去剩余的七张方桌,就是三十条长板凳,还有两张木床在空间了。
而粮食和酒,路涟漪还在思虑中,该怎么给留下来。
食物倒是还好,那些高度粮食酒,留还是不留?
还有药物,纱布,消炎药啥的……
每天都在琢磨着怎么给留物资,路涟漪晚上基本上不休息,都在空间里给药物分类和拆包,也亏得她不休息对身体貌似也没啥损害,自然也没什么疲惫感,不安,连着熬夜,能累死。
而白日,她都是上后山,收了不少死树,干柴。
在这啥都缺的年代,干柴也是好资源啊,她得帮着运送出去。
从第二天开始,陆陆续续又进来了十多名伤病,到第七天,里面住了三十五人。
路涟漪跟警卫员一起,承担了医生和护士的责任。
“诺依小姐,我们该走了。”邹刚子啊第八天晚上,在院子里找打了路涟漪。
“去金州?”
“是。”
“那边现在打的很厉害,你的身体状况对你不利,能找替代者吗?我会帮助他完成任务。”
“不能。”除了那个人,他谁也不敢说。
“行。知道了,现在走?”
“是。”
“等我十分钟,我给他们留点医疗物资。”
“好。谢谢你,诺依小姐,小姐大义!”邹刚拱手恭敬道。
“您别。”路涟漪躲开了邹刚的礼,回了自己屋里。
她这间房也就是十个平方,不大,她准备全部放西药。
她收的那两箱药粉,已经检测过了,是止血消炎的,正好留给他们,她写下了用法放在箱子里。另外,留下了一箱大洋。
十吨大米,十箱绷带,十箱碘伏,十箱医用棉花,十箱消炎止痛的药片,手术用的一次性刀具,镊子之类十箱,腊肉两吨,食用盐一吨。
差不多了。
月色如清水一般覆盖了村庄的羊肠小道,一道纤细的身影推着轮椅上的人越走越远。
“营长,他们走了。”言峰站在周发身边,声音里都是怅然若失。
他们来到的日子并不长,但,他们的到来,真的给他们解决了太多难题,这里的每个人都是由衷的敬佩以及感谢着他们。
“月有阴晴圆缺,正常。去诺依小姐房间看看,她应该留下了物资。”
“物资?什么物资?”言峰虽然疑惑,但也听话的过去推开了木门。
屋内的情景映入眼帘,哪怕周发早有心理准备,也禁不住惊呼出声。
屋内,除去门口开关门的空间,其他的空间,到顶,都是满满当当的物资。
这……
怎么来的?
离得村庄远了些,路涟漪便放出了半新不旧的小汽车。
没空调,怪冷的。
“呐,取暖的。”虽然两人出来的时候,身上都贴满了暖宝宝,但,路涟漪还是准备了充电的暖球,自己怀里塞两个,给了副驾上的邹刚两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