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牌不是给缸挂的,”她对着话筒说,声音有点抖,却字字清楚,“是给天下手艺人挂的,告诉咱,好好干活,不糊弄,就有人记着你。”她往人群里看,见小豆子正给记者演示怎么辨豆子好坏,年轻人的脸上带着自信,倒让她想起当年在村里,爹说“豆子是好东西,能养人”。
揭牌仪式结束后,傻妞让小豆子把那口最老的酱缸打开,里面的豆干已经腌了五十年,黑得像块老木头,却透着股沉郁的香,把周围人的鼻子都勾得直动。“分了吧,”傻妞说,“给在场的每人尝一口,让大伙知道,老日子的味,啥时候都鲜。”
大家捧着小块豆干,慢慢嚼着,有人说“像小时候的味道”,有人说“比现在的醇厚”,傻妞听着,往酱缸里撒了把新豆子,豆子落在五十年的老酱汤里,慢慢沉下去,像颗种子,要在岁月里发新芽。
这年秋天,傻妞的身子不大爽利,却还惦记着酱缸。小豆子每天把豆干揣在怀里,热乎乎地给太奶奶送去,让她闻闻味。“您闻,”小豆子说,“新腌的这批加了桂花,香得很。”
傻妞躺在床上,闭着眼闻着,嘴角露出笑。“嗯,”她说,“有太阳的味,有运河的味,还有咱苏州的味,都齐了。”她摸着小豆子的手,手上沾着酱色,像当年自己的手,“好好做,别糊弄,豆子不骗人,日子也不骗人。”
重阳节那天,傻妞走了,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软豆干。送葬的队伍里,有穿西装的石头,有穿中山装的干部,有穿校服的学生,还有隔壁胡同的老街坊,大家手里都捏着块“豆香居”的豆干,走着走着,有人想起傻妞说的“味能留下”,眼圈就红了。
后来,“豆香居”的酱缸还在酿,一茬接一茬的豆子进去,一茬接一茬的豆干出来。超市的货架上,塑料包装的豆干旁边,总摆着个玻璃罐,里面是油纸包的老味道,标签上写着“傻妞亲传”。
小豆子成了“豆香居”的总厨,他会用烤箱,也会用灶膛;会看pH值,也会咂舌头;会给年轻人讲太奶奶的故事,也会教他们怎么在酱缸旁晒太阳。有回,他给金发的表哥视频,镜头对着新腌的玫瑰豆干,说:“你看,太奶奶的手艺,在咱手里揣得热乎乎的。”
运河的水还在流,载着货船,载着游客,载着“豆香居”的故事,往更远的地方去。岸边的老酱缸还在院里蹲着,酱汤里映着云,映着月,映着来来往往的人影,像面镜子,照见岁月里的甜、咸、香、烈,也照见一茬又一茬的人,守着这口缸,守着这口味,守着心里那点热乎气,慢慢走,不断头。
有人说,“豆香居”的豆干里藏着苏州的魂;有人说,那里面藏着中国人的日子。其实啊,那里面藏的,不过是一双手揉出来的实在,一口缸酿出来的绵长,和一颗心揣出来的暖——就像傻妞当年说的,豆子是好东西,能填肚子,能换钱,还能养人,养着养着,就把岁月养出了味,浓得化不开,香得忘不了。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镜头里的单身舞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