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午后,城西客栈的包厢里又飘起了胡商特有的香料气。
莫格热兄弟四人围坐在桌前,面前的烤羊腿滋滋冒油,江闻铃一身月白锦袍,正慢悠悠地用银刀割着。
“哭哭,昨日那温小姐,当真能接下半年的单子?”
莫格台啃着羊骨,含糊不清地问,眼里带着点怀疑:“西域商队的袍子,可不是几十条帕子能比的。”
江闻铃割肉的手顿了顿,抬眼时眼底已漾开笑意:“怎么,信不过我挑的人?”
莫格热笑着撞了弟弟一胳膊肘,用胡语说了句什么,惹得其他几人都笑起来。
江闻铃耳根微热,却故意板起脸:“再胡叫,今日的账你们自己结。”
“别别。”莫格热连忙摆手,换上正经神色,“我们是真心问。那批货要得急,纹样又杂,寻常绣坊怕是撑不住。”
江闻铃放下银刀,拿起茶杯抿了口:“她手底下的绣娘多得很,放心。”
莫格热大笑起来,吃着羊腿,调戏道:“还以为几年不见,哭哭都听不懂了!”
“要不是哭哭来拦商队,险些把哭哭这号人忘了喽!”莫格台附和,凑近,“在中原吃香喝辣不想着我们,赚钱知道薅我们羊毛了?”
江闻铃无奈地推开他:“你们走南闯北的我也找不着啊?”
“说到这,”莫格热放下银刀,看着江闻铃,“这次,还有一队商队跟着过来了。”
江闻铃顿住,莫格兄弟的行踪向来不定,这也是他们能拿到一手货源的手段。
而今年,居然有人能与他们撞上行踪?
“什么商队?”他问,却见兄弟四人都面露难色。
“管他什么,有哭哭介绍的人,怕什么?”一向不说话的莫格朗打破气氛,朝他咧嘴笑。
可江闻铃隐隐觉得不对劲,看向莫格热。
“是夏侯,听说也是来找布样的。”
莫格热坦白,抬眼便见江闻铃的脸色煞白。
包厢里的笑声戛然而止。
莫格台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挠了挠头看向兄长。
莫格热的脸色也沉了下来,方才的戏谑荡然无存。
旁人或许只当这是个寻常商队的名字,可只有莫格兄弟清楚,这两个字像一把生锈的钥匙,能瞬间打开江闻铃深埋的过往。
当年他们的商队路过角斗场,小江闻铃就被一群人围在中间,又踢又打,当时的莫格热动了恻隐之心,用五匹布料把他赎下。
莫格兄弟并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江闻铃也从来没提过,但在西域时,每次睡着,他连做梦都在哭。
那时他瘦得像根柴火,只会睁着怯生生的眼,攥紧莫格热递来的馕。
此刻,江闻铃扯出个漫不经心的笑,拿起银刀继续割羊腿:“夏侯族?没印象了。”
“你忘了?小时候……”莫格朗以为他真忘了,着急提醒,被一旁的莫格台狠狠踩了一脚。
莫格台在莫格朗耳边用胡语说:“哭哭又说谎。”
江闻铃放下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酒液呛得他咳嗽起来。
他摆了摆手道:“多大点事,来,喝酒。京城玩脱了,谁还记得四五岁的事?”
江闻铃举起酒杯,往莫格热面前凑了凑,杯沿相撞发出清脆的响:“来,尝尝这京城的梨花白,比你们西域的马奶酒绵柔多了。”
他笑得坦荡,眼底却像蒙着层薄雾。
莫格热举杯相碰,心里却堵得发慌。
哪有人会忘?
当年这孩子夜里总缩在毡毯角落,只要有人稍大点声说话,就会吓得浑身发抖,眼角的泪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哄都止不住。
他们几个大老粗不会哄孩子,干脆用中原的发音叫他哭哭。
后来有机会来京城做生意,他们就把哭哭放在官府。
西域人没法报官,但官府说会帮他找父母。
后来,再过几年,来到京城做生意时,哭哭已经是江世子了。
莫格台往嘴里塞着羊肉,目光却时不时瞟向江闻铃。
见他用银刀有一下没一下地戳着羊骨,便知道这人又在硬撑。
那种骨头缝里的怕,是刻在骨子里的,就像沙漠里的骆驼不会忘了缺水的疼。
包厢里的气氛像被冻住的湖面,连烤羊腿的滋滋声都显得格外突兀。
江闻铃强撑着说了些京城的趣闻,说哪家酒楼的烤鸭皮最脆,说护城河的冰能跑马,可话里的热闹怎么也融不开那层冷。
直到江闻铃起身告辞,影子消失在客栈门口,莫格台才猛地一拍桌子,用胡语低吼:“大哥!你干嘛要说出来?”
莫格热没说话,只拿起桌上的酒壶往嘴里灌,酒液顺着下巴往下淌。
莫格朗皱着眉:“我就说不该提。”
“我哪知道他们会跟来?”莫格热放下酒壶,声音里带着懊恼,“原以为过了这么多年,他早没事了……”
莫格热看他的模样,那样张扬,从心底里以为他的伤口愈合了。
殊不知,只是把伤口藏得更深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