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并未点破,而是看向哪吒:“哪吒,那你口中的‘妖物’,现在可还在?”
哪吒连忙点头,强撑着抬起手,指向身前那片空无一物的虚空:“回禀师祖,那妖物…一直都在那里。”
然而,元始天尊和太乙真人随着哪吒所指的方向看去,面上却一齐露出了微怔的神色。
哪吒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巨大的惊异。
竟然……就连师祖这等圣人级别,超脱物外,明察秋毫,也无法察觉到那妖物的存在吗?
元始天尊法身眸光微凝,不再依赖视觉,一股浩瀚如星海,缥缈若天道的神念涌出,朝着哪吒所指的那片虚无细致探查而去。
片刻后,他那亘古不变的脸上,竟也浮现出一丝极淡的怔忪,随即喃喃自语:“…竟是…死物?不,不对。”
他双眸之中神光流转,仿佛有混沌开辟,宇宙生灭,大道轨迹在其中明灭不定。
片刻后,才缓缓道:“此非妖物,亦非生灵。它并无灵智,更无善恶之念。”
太乙真人惊疑不定:“师尊,您的意思是…?”
“此乃一种…规则的显化。”
元始天尊的语气带着一丝探寻与明悟:“如同水往下流,火能焚物,是存在于彼界的一种亘古不变的‘理’。”
“它所作的一切,皆基于其奉行的‘道’,或者说,是创造者赋予它的…法旨。”
“原来如此…”太乙真人恍然大悟:“它就像一件拥有了无上伟力的…自动运转的法器?”
元始天尊颔首:“善。“
杨戬若有所思,接话道:“原来如此,所以那物所做的一切,都仅仅是遵循其自身存在的‘道’而行,它没有心,故而无情;它没有念,故而无私。”
“可以如此理解,却又远超于此。”
元始天尊再次微微颔首:“寻常法器尚有灵性可循,此物则全然空洞,唯余绝对的‘规则’本身。”
“正因如此,它不沾因果,不显于形,若非哪吒主动指出其所在方位,即便是我,也难以窥见其存在。”
太乙真人若有所思。
杨戬却微微蹙眉,提出了心中积存已久的疑惑:“师祖,弟子还是有些疑惑。若此物真只是遵循其自身存在的‘道’而行,又怎会如此反复无常?”
“弟子曾接收过通过自此物传来的愿力,并因此与哪吒产生误会,在南天门动手。”
说到这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可不过半日功夫,弟子便再也无法感知其方位,也无法接收到任何愿力。”
“更奇怪的是,后来弟子明明隐约感知到有属于我的愿力波动涌现,却像是被一堵无形的墙瞬间阻断,无法汲取分毫。”
元始天尊静听完毕,眼中掠过一丝了然的光芒。
他缓缓道,“尔等需知,即便是吾等所悟之天道,亦非一成不变,会随纪元更迭而演化微调。此物所行之‘道’,或许亦然。”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片虚空,仿佛在与一个无形的庞大存在对话:
“杨戬所感之变化,并非此物‘反复无常’,恰恰证明了它在持续运转与自我补全。初期愿力逸散,规则外显,如同新生法则,尚不稳固;而后它收敛波动,即是其‘道’的深化与完善。”
杨戬心念电转,立刻抓住了关键:“所以师祖之意,此物于我方天道…”
“如同匠人将粗铁百炼成钢,其‘理’更为精纯,其‘法’更为高效。”
杨戬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随即问道:“师祖,那依您看来,此物于我方天道,是福是祸?”
元始天尊语气平和地下了论断:“有益无害,只要不似哪吒这般强行逆势而为,触怒彼界根本,便无碍。甚至,观察其运行之理,或有所得。”
哪吒闻言,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彻底落回实处,只要师祖认定无害,那苏苏便安全了。
而他和苏苏的关系,师祖既然没勒令他断开,那便是已然默许。
他心中顿时被巨大的喜悦和希望填满,也顾不得浑身剧痛,挣扎着就想起来行礼,急急求道:
“那师祖!师祖可能感知到那方世界的具体方位?弟子…弟子想过去…”
他想去她身边,想亲眼确认她的安好,想在她需要的时候,真真切切地站在她身旁。
元始天尊眼皮微微一抬,并未直接回答哪吒,目光转向一旁的杨戬,声音平淡却蕴含深意:“杨戬。”
“弟子在。”杨戬躬身应道。
“你既与此物有过接触,感知过其愿力与波动,便由你继续负责探查其运行规律,尤其是它与彼界连接的具体空间坐标。”
元始天尊的话语看似随意,却已是下了法旨:“不过,此事,不宜大肆宣扬。”
这就是要瞒着天庭的意思了,在场的人都是人精,瞬间明悟这层意思。
随即,他才又看向眼巴巴望着自己的哪吒,语气依旧淡然:“跨界而行,凶险异常。光有方位还不足够,需有能抵御时空乱流与破开世界壁垒之宝护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