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不能伤仲永
“文疆哥哥,慧儿也想要这样好看的甲胄呢。”慧儿在李文疆的怀里不愿意下去,撒娇的搂着李文疆的脖子说道。
“等慧儿长大,文疆哥哥也给慧儿打造一副这样好看的盔甲,好不好啊。”李文疆笑道。
“好啊,等慧儿长大也要,文疆哥哥答应的事情可不能忘了呀。”慧儿糯糯的声音,简直让人都给融化了。
“不能,绝对不会忘的,文疆哥哥答应慧儿,以后绝不会忘记的。”李文疆捏了一下这个小人精的鼻子,保证说道。
李文疆在石府待了一会,拒绝了一家人留下吃午饭的邀请。自己一个男人在一个主人没有在家,都是女眷的家中,到底是影响不太好。
……………………
“嗯,不错,各兵种的配合还是不错的,这是下了苦功训练的,大黄弩的使用有什么问题吗?”李文疆看了一遍各兵种战术配合演练,非常满意,向一旁的田登问道。
“回禀将军,将士们现在对于大黄弩这种蹶张弩的使用还是稍显生疏,不过请将军放心,只要假以时日,将士们肯定会熟练的。”田登还是一如既往,有些沉默寡言。
“将军,这大黄弩可是比原先的黄桦弩要射的更远,穿透力和杀伤力也是更强,但就是发射速度太慢了,往往弓箭能射出十箭,黄桦弩手要是熟练的话能射出五到七箭,而大黄弩属于蹶张弩,发射缓慢,只能射出三箭,最快也是很难能射出超过四箭的。这要是遇见敌人的骑兵部队快速冲锋,很难挡得住,以末将看来,还是要和其他类型的弓弩进行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李文疆听着大黄弩发射出来的箭镞,箭簇刺破空气,弓弦回弹和空气剧烈摩擦,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半响说道:“你的意思是不是把大黄弩当做主力重弩兵,然后再配备使用黄桦弩这样臂张弩的轻弩兵,还有弓箭手,再加上床弩,还有我们正在打造的三弓弩这样的远程大型弓弩,就可以组成远中近全面覆盖的箭阵了。”
田登还没有说话,章仕军立即惊叫道:“我的天,这样强大的箭阵,谁能突破,还不等敌军冲到跟前,估计就会死伤殆尽了吧。”
“哈哈。”田登难得露出笑容,道:“将军英明,一旦我们这种箭阵完成编组和训练,就能达到将军所说的全火力覆盖了。”
李文疆自从建军以来,一直坚持火力至上的原则,能用弓箭射杀目标,绝不会用刀枪。即使使用刀枪了,那也绝对保证自己使用的刀枪比对方的品质要好,最好都是那种神兵利器,一刀下去,就把对方的不管是刀枪,还是身上的盔甲都是一劈两半,一捅一个窟窿最好。
可是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自己只能一点一点的努力来提高自己部下的装备,尽可能的装备上射的更远,杀伤力更强,更多的火力覆盖。
这要是在后世,有一句话就能概括李文疆的这种心理,那就是火力不足恐惧症。这也许是李文疆在后世作为一个伪军迷,受到的熏陶吧。
“将军这是想要建设一支像秦军那样多兵种集团作战,弩机兵是中坚力量,轻弩兵侧重机动,摧敌前锋、乱敌阵脚;重弩兵位于军阵正面,对敌实施远程箭雨压制,这样一来可以实现重弩射速慢和轻弩兵弓箭手射程近的优劣互补,强弩在前,茅戈在后的军阵,当年大秦的虎狼之师就是使用这样的战术。”王猛跟随在李文疆的后面,没有忍住,想要卖弄一番的心思。
“那到时候,我骑兵部队还有什么用处啊。”赵跃有些不满的说道,他是骑兵出身,最是看重骑兵了。
“时移世易,战国末年,骑兵还没有装备上马镫,只能作为战场侦查使用,而如今的骑兵部队,不仅装备上了马镫,高桥鞍,还有马蹄铁,骑兵的作用早就不是同日而语了。现在的骑兵将奇袭、闪击、追击、救援、迂回、包围、退却和破坏补给线等形式的运动战推向新的高度。同时,骑兵又以其特殊机能克服地形的某些限制,为其远离后方,拉长战线提供条件,从而拓宽战争的空间。同时,雨雪风向等对其影响较小,甚至可以不避昼夜寒暑,于是使战争可利用的时间成倍增长。这一系列的发展中,有些不仅是战术问题,而且已关系到战争全局,升华到战略高度。骑兵从多维角度有力地推动战略战术之发展,减少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将战争向更宽阔的范围递升骑兵速度快,千里奔袭,突然发动袭击,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咱们的张举将军,还有孙伏都,刘铢等将领不都是领教过鲜卑人的骑兵威力吗。”李文疆有些嘲弄的说道。
西汉元狩二年,西汉北击匈奴的河西之战过程中,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经过严格挑选的精锐骑兵向西北挺进,渡过黄河,跨越贺兰山,横穿大漠,至居延泽,然后转向西南至祁连山一带,长驱直入近两千多里,直插匈奴军队后方,然而,由于公孙敖部在行军中迷失方向,未能按照计划与霍去病会师,完成对匈奴河西军队的包围计划。霍去病独自向浑邪王和休屠王部的侧背发动进攻,在匈奴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出其不意的对匈奴两部进行了毁灭性打击。虽然没按计划形成包围,但这次战役仍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战略迂回,一次成功的骑兵机动,其跨越距离之广,进攻方向之准,令人叹为观止,也证明了骑兵机动后突然奇袭进攻的打击毁灭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