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月牙湖被一层薄薄的晨雾所笼罩,宛如一层轻纱,轻轻地漫卷着。这层雾气将临湖而建的竹屋也包裹其中,使得整个竹屋都仿佛置身于一个朦胧的梦境之中。
林天轻轻地推开窗户,那层轻纱般的晨雾似乎也随着他的动作而微微飘动。窗外,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初升的朝阳,那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如同碎金般的光斑在水面上随波荡漾,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林天深吸一口气,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汽和桂花的清香,让他感到心旷神怡。他转身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早餐。厨房里的炊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林天熟练地打开炉灶,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粥。然后,他从冰箱里取出一些新鲜的食材,开始准备配菜。
米缸是阿海昨天送来的新米,灶台上挂着村民送的熏鱼,窗台上的月桂枝条又新开了几簇花苞——这一切都提醒着他,漂泊的日子真的结束了。
“阿爹早安。”小满揉着眼睛从里屋走出,发梢还翘着几根不听话的呆毛。她自然地接过林天手中的柴火,红莲印记微微一亮,灶膛里的火便欢快地燃烧起来。
林天看着女儿熟练控火的模样,心中既欣慰又感慨。三个月前,小满的红莲之力还时常失控,现在却已能用在生活琐事上。
“姐姐骗人!”小雅的声音从院里传来,“说好今天让我浇花的!”
林天探头望去,只见小雅气鼓鼓地站在新辟的花圃前,小手叉腰。她颈间的星纹在晨光下流转,与满园沾露的花草相映成趣。
小满噗嗤一笑:“谁让你睡懒觉的?太阳都晒屁股了。”
姐妹俩笑闹着追逐,惊起几只湖边的水鸟。林天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扬起。这样的平凡清晨,是他三百年来都不敢奢求的幸福。
早饭后,老陶匠托人送来了一车陶土和工具。林天在竹屋旁搭起简易工棚,重操旧业。当陶轮转动时,他恍惚又变回那个被称作“烧陶林”的平凡匠人。
不同的是,现在有两个小帮手围在身边。
“阿爹,我能试试吗?”小雅踮脚看着陶泥在父亲手中变幻形状,眼中满是好奇。
林天将小女孩抱到膝前,大手包着小手一起扶住陶泥。当他们的手同时触碰陶泥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陶泥中突然泛起星芒,自动塑成精致的月桂花纹。
“哇!”小雅惊喜地睁大眼睛,“它自己会变漂亮!”
小满在一旁整理陶坯,闻言抬头笑道:“是妹妹的星屑之力啦。昨天我烧水时,水壶里的水都变成星星了呢。”
林天心中微动。看来女儿们的力量正在与日常生活融合,这不知是福是祸。
午后,阿海带着几个村民来访,扭捏地提出请求:“林大哥,能麻烦小满姑娘帮个忙吗?渔船需要修补,但有几块老木头太硬,火烤都不软...”
小满欣然应允。来到湖边,她只是轻轻一抚,红莲之火便温顺地包裹住船板,既不灼伤木头,又恰到好处地使其软化。渔民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道谢。
小雅也不甘示弱,跑到新垦的菜地里帮忙。她只是摸了摸干涸的土垄,星屑之力便渗入土壤,菜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青翠欲滴。
村民们从最初的敬畏逐渐变得自然,开始习惯林家父女带来的小小奇迹。孩子们尤其喜欢围着姐妹俩玩耍,称小满是“火姐姐”,小雅是“星妹妹”。
夕阳西下时,林天坐在院子里修整渔具。小雅趴在他腿边,用树枝在沙地上画月相图;小满蹲在一旁烧水,红莲之火在壶底温柔跳跃。
“阿爹,”小雅突然抬头,星纹在暮色中微微发亮,“阿娘还会回来吗?”
林天动作一顿。远处的月牙湖倒映着初升的新月,如同月瑶含笑的眼。
他放下渔具,将女儿揽入怀中:“她会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小满添了把柴,火光映亮她沉静的侧脸:“我知道。她在我们的血脉里,在我们的笑里,在每一片月光里。”
湖风拂过,窗台上的月桂枝条沙沙作响,几朵桂花悄然飘落,正好落在姐妹发间。
夜幕完全降临时,父女三人在院里支起小桌。菜是自家种的,鱼是村民送的,米粥冒着热气。最简单的饭菜,却吃得格外香甜。
饭后,小雅又开始哼唱《月光谣》。这一次,不止萤火虫聚来,连湖里的鱼儿都跃出水面,鳞片反射着月光,如同跳动的音符。
小满忽然指着天空:“快看!”
只见星光流转,在夜空中组成月瑶的身影。她朝着竹屋方向微微一笑,随即化作流光散入月色。
小雅开心地拍手:“阿娘来看我们了!”
林天望着星空,心中最后一丝阴霾终于消散。月瑶从未离开,只是化作了更永恒的存在。
夜深人静,林天轻轻给熟睡的女儿们掖好被角。小满在梦中仍握着那支月桂枝条,小雅颈间的星纹随呼吸明灭。
他独自走到院中,望着月光下的湖面。三百年的追寻,无数次的生死考验,换来的不过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夜晚——但恰恰是这份平凡,最是珍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