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九被传送走后,上层世界对拒绝注射理性药剂者的管控越发严苛。
但有趣的是,苏九并不是特殊的拥有情绪的个例。
这个冷酷的社会里,其实早就隐藏着一大批"伪理性者"。
他们只在出生时注射了"理性一型",后续的强化针一剂都没打。随着年龄增长,这些人的情感逐渐复苏。
他们开始感受到阳光的温度,会为晚霞驻足,会被音乐触动,甚至会在深夜莫名流泪。
他们第一次尝到了"活着"的滋味。
可为了工作、地位、生存......他们不得不继续戴着冷漠的面具,像行尸走肉般伪装下去。直到——
苏氏集团那场震动世界的宣言。
当苏三公开提"情感是创造力的源泉"时,这些潜伏者们如遭雷击。
他们突然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些天马行空的方案总被否决,为什么稍微出格的想法就会被批为"偏离目标"......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科技树",或者说曾经有过,但自从某个爆发过的节点以后,他们实行了理性计划。
这导致他们的科技发展没有分支,没有意外,只有笔直向上的"科技棍"。
没错,这已经不能被称之为"树"了。
极致的理性带来惊人的效率,却也彻底扼杀了"疯狂的可能性"
他们的文明是"高智商堆砌的精密机器",而非"想象力驱动的奇迹"。
能精准计算星际殖民的轨道参数、迭代空间技术的能效比,却无法原创性构想 “未被验证的可能性”—— 因为理性药剂压制了情感与幻想,而创造力恰恰依赖对 “不可能” 的想象。
讽刺的是,这种极端理性化的发展模式,反而让他们在某些领域达到了近乎恐怖的技术高度——对其他文明的打击效率堪称降维碾压。
这让林宵觉得有些扯,他们不允许AI的过度发展是因为他们要活成AI的样子?
而在苏三被公开暗杀之后——
整个社会的"伪理性者"们,终于开始愤怒了。
他们并没有立刻揭竿而起,没有暴动,没有宣言,只是沉默地注视着同类被押上运输舰,像垃圾一样抛向废土层。但那双眼睛里燃烧的,是压抑了数十年的怒火。
有人扛不住压力,在家人的逼迫下重新注射了药剂,变回冰冷的机器;也有人宁可主动跳进废土,也不愿再失去那份好不容易觉醒的情感——恐惧让他们颤抖,但愤怒却让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勇敢。
数据库里的记录冰冷而简洁:仅仅因为苏三的一则宣言,以及她的死亡,就为整个上层世界的崩塌埋下了种子。
直到某一天。
废土层突然向所有"伪理性者"传递了一条秘密信息:那里不再是没有规则的混乱地带,而是新世界的摇篮。
最初,被流放者的确遭受了虐待与嘲笑。但当废土居民发现,这些"上面的书呆子"竟能修好净水系统、改良种植舱、甚至造出简易的医疗设备时...
他们的价值,突然比上层世界的发放的物资要重要的多。
没人知道消息是怎么精准传递的,就像没人察觉废土层正在悄然蜕变——上层世界的监控系统,竟然对此毫无反应。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处死叛逆者?
很简单,因为"文明人"的手不能因为意见不合就沾染同类血,把人丢进废土,和判死刑有什么区别?
他们是留在母星的科研者,不是在外面征战的屠夫。
值得一提的是,工人能这么快接受这些上层人的原因是还有一个...他们知道了上层的情况以后,把苏九当成了这个事件中被牺牲的人,那个这些年孜孜不倦的悄悄分给他们物资,让这个废土层逐渐安稳下来的大好人。
而越来越多的"伪理性者"开始主动逃往废土层——
这些被上层社会视为"瑕疵品"的科研者们,怀揣着被压抑多年的创造力与梦想,开始像朝圣者般涌向那片被唾弃的垃圾海。
废土层有什么?
除了混乱的秩序和粗鲁的工人。
在那片广阔无垠的垃圾海中,埋藏着前文明最珍贵的遗产——无数被禁止的幻想作品。科幻小说里天马行空的设定,动漫中炫目的未来科技,电影里震撼的超级武器......
当一位科研者根据某部老电影造出第一把可实战的激光剑时,整个废土沸腾了!
工人们开始在工作之余自发组织"拾荒队",在垃圾山中挖掘更多宝藏。
大量的科幻作品,以及能够让他们能够脑洞大开的童话和奇幻作品都被捞了出来。
他们像考古学家般虔诚,将每一份幻想作品视为新世界的火种。
一边隐藏,一边进化。
在废土层的秘密基地里,一场科技革命正在悄然爆发。这里的科研者们早已将上层世界的技术研究透彻,而此刻,他们正将天马行空的幻想变为现实——不管这些发明是否真的能用于推翻那个冷冰冰的世界,只要有灵感,他们就敢放手去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