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沟深处的黑暗并非纯粹的虚无。
当林深的靴底踏在某种半软半硬的物质上时,晶核碎片突然爆发出刺目的蓝光。这光芒不像溶洞里的蓝纹那样柔和,而是带着一种近乎灼人的锐利,将周围百米内的黑暗撕开一道裂口。他下意识地抬手遮挡,指缝间漏出的光线下,无数根粗壮的、覆盖着灰白色粘膜的“柱体”正从脚下的基底向上延伸,直到被更浓稠的黑暗吞没。
“这是……它们的触须?”苏念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探测仪的屏幕在蓝光中泛着冷白,上面的波形图已经变成一条几乎垂直的直线,“频率太高了,超出了仪器的量程。”她试图调整参数,指尖却被仪器外壳烫得缩回手——不知何时,探测仪已经开始发烫,表面凝结的水珠瞬间蒸发,留下一圈圈白色的痕迹。
叶岚的逆熵之笔悬浮在她眼前,笔尖不断滴落银色的光点,落在那些“柱体”上时,竟像水滴入热油般炸开细小的火花。“不是触须。”她盯着光点炸开的位置,那里的灰白色粘膜下,隐约有淡紫色的脉络在搏动,“是呼吸管。它们用这些结构从海沟底部的热泉里汲取能量,就像陆地上的植物扎根土壤。”她忽然蹲下身,手指轻轻触碰一根较细的呼吸管,粘膜表面立刻泛起细密的褶皱,“它们在感知我们的存在。”
林深低头看向脚下的基底。那层半软半硬的物质并非岩石,更像是某种生物组织,表面布满蜂窝状的孔洞,每个孔洞里都透出微弱的红光,像是无数双窥视的眼睛。晶核碎片的蓝光照在上面,孔洞里的红光便会收缩,仿佛在畏惧这外来的光芒。“祖父日志里说,巨型生物是海沟的‘骨架’。”他想起日志里那张用炭笔勾勒的草图,画着无数交错的线条支撑起整个海沟的轮廓,“这些呼吸管,就是骨架上的血管。”
话音刚落,脚下的基底突然剧烈震颤起来。不是来自某个单一的方向,而是从四面八方同时涌来,像是整个海沟都在呼吸。呼吸管表面的淡紫色脉络开始加速搏动,原本灰白色的粘膜渐渐透出潮红,孔洞里的红光也变得明亮,不再畏惧晶核的蓝光。苏念的探测仪“滋啦”一声冒出黑烟,彻底罢工了,她只好将仪器塞进背包,从腰间解下备用的声波记录仪:“它们的能量流动在加快,像是在……蓄力?”
叶岚的逆熵之笔突然指向斜上方。林深顺着笔尖的方向望去,只见黑暗中缓缓浮现出一片巨大的阴影,阴影的边缘闪烁着与呼吸管粘膜相同的灰白色,随着震颤的节奏微微起伏。当晶核碎片的蓝光扫过那片阴影时,他才看清那是什么——一片展开的、如同巨帆般的鳍,鳍的边缘布满半透明的膜状结构,每个膜状结构里都包裹着一颗发光的囊泡,囊泡里的光芒与定频柱的光痕同频跳动。
“是领航者。”林深的心跳漏了一拍。祖父日志里用整整三页描述过这种生物,说它们是巨型生物群落的“信使”,负责传递不同族群间的频率信号。眼前这只领航者的鳍展开时,宽度至少有三十米,膜状结构里的囊泡随着它的呼吸明暗交替,在黑暗中织成一片流动的光网。
领航者的鳍突然向下一沉,光网随之压下来,带着一股难以抗拒的压力。林深感觉胸口像是被巨石压住,呼吸瞬间变得困难,他下意识地握紧晶核碎片,蓝光骤然增强,竟在光网中央撞出一个缺口。缺口处,领航者的头部缓缓显现——那是一个覆盖着六边形骨甲的头颅,两只巨大的复眼占据了头部的三分之二,复眼的每个小眼面里,都倒映着晶核碎片的蓝光,像是把整片星空都装进了眼里。
“它在读取我们的频率。”叶岚的声音有些发闷,她正用逆熵之笔在身前画出银色的屏障,抵抗着光网的压力,“逆熵之笔能暂时干扰它的感知,但撑不了太久。”银屏障上已经出现了细密的裂痕,像是即将碎裂的冰面。
苏念突然从背包里掏出一个金属小盒,打开后里面是几块不规则的金属碎片——那是之前从定频柱上剥离的钻头残片。“试试这个。”她将碎片抛向光网,金属残片穿过银屏障的瞬间,领航者的复眼突然收缩,光网的压力骤然减弱。“它们对这些金属碎片的频率很敏感!”苏念眼睛一亮,又抛出几块碎片,“这可能是它们的‘过敏原’。”
林深却注意到另一件事。当金属碎片穿过光网时,领航者骨甲的缝隙里渗出了淡绿色的液体,落在呼吸管上时,那些淡紫色的脉络立刻停止了搏动。“不能用这个。”他拦住苏念继续抛碎片的手,“这会伤害到它们。”晶核碎片的蓝光中,他清晰地看到呼吸管的末端连接着无数细小的根须,那些根须正缠绕在海沟底部的热泉喷口上,而淡绿色的液体落在根须上时,根须瞬间变得焦黑。
领航者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光网彻底散去,鳍状结构缓缓收起,露出腹部的一排发光腺体。腺体分泌出粘稠的液体,滴落在基底的孔洞里,原本收缩的红光立刻变得柔和。叶岚收起逆熵之笔,银屏障化作光点消散:“它在示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