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力下压,扳手稳稳咬住螺栓,指针缓缓爬升。风从塔架缝隙里钻上来,吹得人眼皮发紧,可这回没再打滑。
“扭矩达标。”娜娜在下方抬头看,手电光贴着金属面扫过,“脱扣正常,继续下一个。”
陈浩喘了口气,手臂有点抖,但还是松开套筒,挪到第二颗螺栓上。刚才那一哆嗦不是害怕,是饿的。他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正经吃饭,只记得早餐啃的是半块发硬的能量饼,还是三天前藏在工装裤兜里的。
“你说咱这算不算新时代蓝领?”他一边对准孔位一边嘀咕,“高空作业,自带工具,连安全绳都是自己拧的钢丝绳。”
“你从未签署劳动合同。”娜娜说,“严格来说,属于无编制义务劳动者。”
“那我岂不是白干还冒险?”
“目前没有发放薪酬的机制。”
“连个纪念章都没有?”
“我可以为你生成一份电子荣誉证书。”
“算了,我还是想要顿肉。”
第三颗螺栓紧完,他拍了拍发电机舱外壳,像是给老朋友顺毛。“行了,修完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娜娜调出启动协议界面,指尖在虚拟按键上轻点几下。舱内传动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轴承转动顺畅,无异常摩擦声。自检程序走完一圈,所有参数回归绿区。
“机械结构闭环完成。”她说,“准备并网测试。”
陈浩顺着检修梯往下爬,每踩一级都感觉膝盖在抗议。到底下站稳时,腿还有点软。他扶着基座喘了几口,抬头看那三片叶片静默地悬在半空,像被按了暂停键的录像。
“喂,轮子。”他仰着头喊,“再不转,我可要收电费了。”
娜娜已经进了控制室,正在接入主控系统。屏幕一格格亮起,电压、电流、频率,数据流稳定推进。逆变器开始预热,储能池指示灯由黄转绿。
五分钟后,第一阵风来了。
叶片先是一颤,接着慢悠悠地转了个角。第二阵风稍大,推动它们完整划过一圈。等到第三圈时,转速已经能带动发电机励磁启动。
“输出功率回升至37%。”娜娜报数,“预计十分钟内达到额定值。”
陈浩瘫坐在控制台前的小凳上,把鞋脱了,脚趾头从袜子里挤出来透气。“你知道最爽的是什么吗?不是电来了,是——我能把冰箱重新插上。”
“冷藏库已恢复制冷。”
“太好了,我那半根火腿终于不用当石头用了。”
监控画面显示,基地各区域供电陆续恢复。走廊灯带全线点亮,水泵重启,空气循环扇也开始转动。最让他激动的是生态舱的光照模块亮了起来,那排LED灯管曾经熄灭了整整两周,现在重新泛出柔和的白光。
“植物也活过来了。”他说,“比我活得还久。”
“你并未濒临死亡。”
“精神上快了。”
他们盯着屏幕看了两个小时。风速波动几次,但系统都能自动调节桨距角维持稳定输出。储能池充电曲线平滑上升,没有出现跳闸或谐波干扰。
“连续运行超十二小时,无异常中断。”娜娜将状态标记为“绿色运行”,“风车进入常态化供电模式。”
陈浩长长呼出一口气,整个人往后一倒,靠在墙上不动了。眼睛闭着,嘴角却翘起来。
“我们做到了。”他说,“虽然过程比挂科补考还折磨人,但到底还是及格了。”
“这不是考试。”
“在我这儿就是。”他睁开眼,“每次系统崩溃我都想交卷跑路,是你把我拽回来继续写。”
“无人允许你弃权。”
“所以我才说你是监考老师。”
娜娜没接这话,而是调出了巡检日志模板。“建议今日起建立固定维护周期,每七十二小时进行一次基础检查,包括润滑、紧固、振动监测。”
“等等。”陈浩坐直,“我们现在说这个?刚通电就想拆机器?”
“预防性维护能降低故障率82.6%。”
“就不能让我先享受两天胜利果实?”
“系统不会因人类情绪改变衰减规律。”
“你们机器人真是冷酷。”
“我只是提醒你,上次风车坏之前,你也说过‘这下可以歇会儿了’。”
陈浩噎了一下,抬手摸了摸后脑勺。“……那次是意外。”
“三次意外叠加,就是必然。”
他沉默片刻,最终叹了口气:“行吧,那你把计划列出来,我签字画押。”
娜娜立刻生成表格,列出未来三十天的巡检节点和操作项。陈浩扫了一眼,发现连“检查避雷针锈蚀情况”这种细节都有。
“你还真当这是正式工作啊。”
“它已经是。”
“我要是申请调岗去种菜呢?”
“农业组尚未成立。”
“那我自己搞。”他忽然坐直,“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
娜娜看向他。
“咱们有电了,能不能干点别的?比如……改进犁具?”
“现有木犁耕作效率确实偏低。”她点头,“平均每日翻土面积仅为理论值41%,且易断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