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那份凝聚了我们核心团队一上午心血、反复权衡后得出的股权架构方案发给徐曼后,我的心情是复杂而忐忑的。
这份方案,是我们基于现实能做出的最大努力,它试图在高速扩张的资本需求与核心团队的控制权之间,找到一个脆弱的平衡点。
它保留了我们创始团队的最大权益,也兼顾了未来发展和人才激励的需要。
但我知道,在徐曼这样的资本高手眼中,这份方案或许还带着几分“天真”和“情谊”。
果然,不久后,徐曼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笑意,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揶揄:“林枫,方案我看了。嗯……怎么说呢?你还是没学到那些商场老油条的精髓啊。心里还揣着那么多情谊,给团队留了那么多空间。你要知道,在真正的资本游戏里,很多时候,情谊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利益才是永恒的法则。”
我握着电话,能想象出她此刻正优雅地晃着红酒杯,嘴角带着洞悉一切的笑容。我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却坚定地回应:“曼曼,我知道你的意思。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我这样想是幼稚的。但这就是我的选择。如果因为讲情谊、重承诺而最终失败,那我也认了,至少我是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跌倒的。而且,现在我觉得,对团队保持诚意和激励,未必就不是一条能走得通的路。”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徐曼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好吧,既然你坚持。那就……按你的想法试试看。明天上午十点,带你核心团队来我环宇资本会议室,我们正式谈那两亿融资的具体条件。”
“好!一定准时到!”我沉声应下。
挂断电话,我长长吐出一口气。我知道,明天的谈判,将是一场硬仗。
第二天上午十点,我带着苏清月、沈雁冰,以及作为记录和学习的顾晚舟,准时出现在环宇资本气势恢宏的会议室。
徐曼这边,阵容同样强大,除了她本人,还有她的投资总监、法务总监和财务总监,个个神色精明干练。
会议开始,气氛专业而严肃。
徐曼的投资总监率先发言,他结合之前对恒月的尽职调查结果,用严谨的数据和图表,详细分析了恒月目前的估值水平、增长潜力以及潜在风险。他的分析客观、专业,但也带着资本方固有的审慎和挑剔。
最后,他推了推眼镜,给出了环宇资本的初步投资建议:“综合评估,基于恒月目前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和未来三年的增长预期,我们环宇资本建议,以两亿元的资金,认购恒月增资后总股本的20%。这个对价,我们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是公允的,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对恒月未来发展的信心。”
20%的股权。这个比例,正好落在了我们昨天预估范围(15%-25%)的区间内,也完全符合徐曼昨晚在电话里暗示的“市场惯例”。
显然,这是他们经过精密计算后提出的“标准报价”。
我们对此早有心理准备。苏清月作为首席运营官,立刻代表我们这边进行了回应。她先是感谢了环宇资本的专业分析和对恒月的认可,然后话锋一转,开始阐述我们的立场。
“感谢总监的专业分析。不过,关于股权比例,我们认为20%可能略有偏高。”苏清月语气平稳,逻辑清晰,“我们的估值模型,更多地考虑了欧洲市场即将落地带来的爆发式增长潜力。叶蓁蓁团队带回的五家重量级意向客户,一旦正式签约,预计将使公司明年利润实现200%以上的增长。因此,我们认为,基于未来12个月的预期估值,环宇资本两亿资金的占股比例,在15%左右更为合理。”
她的话有理有据,既肯定了对方的分析,又巧妙地引入了欧洲市场的增量,试图将谈判的基准拉向我们更有利的位置。
接下来的时间,变成了双方团队就15%还是20%这个比例进行的拉锯战。
对方的投资总监和财务总监引经据典,从市盈率、市销率、增长率折现等多个估值模型进行论证,坚持20%的合理性。
而苏清月和沈雁冰则针锋相对,不断强调欧洲市场的稀缺性、高利润率和战略价值,力主15%的比例。
会议室内,专业术语交锋,数据图表飞舞,气氛紧张而激烈。双方都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谈判技巧,一时间僵持不下。
而整个过程中,徐曼一直安静地坐在主位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脸上带着一种高深莫测的表情,听着双方的辩论,却始终没有开口表态。
她的沉默,反而给会议室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顾晚舟坐在我侧后方,努力地记录着会议要点,但从她紧握的笔和微微发白的指节可以看出,她内心的紧张丝毫不亚于我们。
就在僵局似乎难以打破,气氛逐渐有些凝滞的时候,徐曼终于动了。
她轻轻抬手,制止了双方总监的继续争论。顿时,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