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办公室的赵达功站在窗前,背影挺拔,脸上没有丝毫会议后的疲惫,反而闪烁着一种抓住历史机遇的光芒。沙瑞金的突然倒下,固然是汉东政坛的一场地震,但对他而言,这何尝不是打破僵局、强力推进自己政治蓝图的一个契机?权力真空期,往往是做事的最佳窗口。
赵达功转身按下内部通话键,召来了秘书诸葛青云。
秘书诸葛青云应声而入,手里拿着笔记本,神色专注。
“两件事,立刻办。”赵达功言简意赅,“第一,亲自打电话给静海市市长赵毅然。告知他,省委常委会已经正式决议,两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落户静海。不是讨论,是定论。让他和静海班子,立刻进入战时状态!”
赵达功走到汉东省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静海市的位置:“告诉他们,前期他们报送的规划方案,就是军令状!招商引资要立刻启动,瞄准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这些前沿领域,主动出击,对接龙头企业。土地平整、七通一平、规划许可等所有前期工作,要并联推进,打破常规,能快一天是一天!我要在月底前看到施工队伍进场,下个月底前看到第一批签约项目落地!我要实实在在的进度,不要纸面文章!”
“是,赵省长!我立刻向赵市长传达您的明确指示,并强调紧迫性。”诸葛青云快速记录着,他能感受到赵达功话语中的决断和迫切。
“第二,”赵达功转过身,目光如炬,“原定于下周召开的全省经济运行分析会,提前到明天下午两点,在省政府第一会议室。通知范围扩大到所有地市党政一把手、省直所有与经济相关的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个都不能少。谁缺席,让他直接向我请假。”
赵达功顿了顿,语气更加凝重:“你亲自把关会议材料,数据要准,问题要透,对策要实。尤其是各地市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中的堵点、难点,要让他们摆到桌面上来。我们要借着常委会通过的东风,在全省掀起一场抓经济、促发展的热潮,让所有人都动起来!”
“明白!我今晚就协调各部门,确保会议材料扎实。”诸葛青云深知这次会议的重要性,这是赵省长在特殊时期展现领导力和推动力的关键一步。
诸葛青云领命而去后,赵达功再次回到地图前。他的手指从静海缓缓滑向与沪市交界的省界。沙瑞金的病倒,暂时扫清了他推行经济政策的最大不确定性。他必须利用好刘长生主持工作、力求稳定的这段时期,将省政府的发展战略彻底夯实,形成不可逆转的态势。这不仅关乎汉东的未来,更关乎他赵达功能否在这场复杂的政治博弈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条真理,他比任何人都深信不疑。
与赵达功办公室那种锐意进取的氛围不同,高育良的办公室内,笼罩着压抑的沉寂。高育良靠在椅背上,闭着双眼,仿佛在积蓄力量,又像是在祭奠什么。
今天这场看似“惨胜”的民主生活会,实则凶险万分。他几乎是以政治自杀的方式,才勉强挡住了沙瑞金和田国富的致命一击。沙瑞金的倒下,并未让他感到丝毫轻松,反而增添了巨大的变数和无形的压力——毕竟,省委书记是在与他的激烈交锋中倒下的,这份“因果”,无论如何他都摆脱不掉。
高育良猛地睁开眼,眼中再无平日的儒雅温和,只剩下近乎冰冷的决绝和清醒。他知道,自己此刻已身处悬崖边缘,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必须趁着自己还能有效行使职权,迅速行动,清理门户,稳固防线,同时向所有观望者展示,他高育良依然是汉东政法系统说一不二的掌舵人。
高育良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拨通了省检察院检察长季昌明的号码。
电话接通的瞬间,高育良没有任何寒暄,声音平静:
“昌明同志,是我,高育良。”
电话那头的季昌明显然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语气变得小心:“育良书记,您指示。”
“关于前反贪局局长侯亮平同志,在办理蔡成功案件中存在明显渎职行为的问题,”高育良一字一顿,确保每个字都清晰无比,“省政法委前期调查核实工作已经结束,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工作纪律,损害了司法机关形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高育良语气陡然转厉:“我现在正式代表省政法委,要求你们省检察院,立即对侯亮平涉嫌渎职的问题,进行立案调查!立刻成立专案调查组,由你亲自担任组长,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调查的每一个进展,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及时、准确地向省委和省政法委报告!听清楚了吗?”
季昌明在电话那头倒吸了一口凉气:“育良书记……这,侯亮平同志刚刚被停职,现在立刻立案,是不是……是不是再斟酌一下?毕竟他从帝都调来,身份特殊,而且沙书记那边……”
“没有什么是不是!也没有什么特殊身份!”高育良毫不客气地打断季昌明,声音冰冷如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侯亮平的问题,铁证如山!上次省纪委的调查为什么流于形式,你我都心知肚明!现在,我们政法系统必须自己动手,清理门户,维护法纪的尊严!这是原则问题,没有价钱可讲!我告诉你,昌明同志,这件事办不好,你这个检察长就是失职!立刻执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