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温柔而明亮,洒在李庄的田野上,给即将成熟的玉米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微风拂过,玉米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演奏一首丰收的序曲。
君陌离站在试验田边,望着那一片片长势喜人的玉米,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玉米植株高大粗壮,叶片宽厚浓绿,顶端结着的玉米棒子沉甸甸的,颗粒饱满,预示着今年将是一个难得的好收成。
“君同志,你快来看!”王大柱从田埂那头一路小跑过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手里还挥舞着一把玉米棒子,“你瞧瞧,这玉米棒子,比我往年见过的都大!”
君陌离接过王大柱递来的玉米棒子,仔细端详着。玉米粒排列紧密,色泽金黄,颗颗饱满,散发着诱人的光泽。他抬头看了看周围的玉米地,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都是大家按照新技术科学种植的成果。看来今年的收成,要比往年好很多。”
翠兰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本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各种数据。“君同志,我这段时间一直在记录玉米的生长情况,从施肥到灌溉,再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的数据我都记着呢。根据我的记录,今年玉米的亩产量,保守估计能比去年提高三成以上。”翠兰兴奋地说道。
君陌离看着翠兰那认真而又充满期待的神情,心里一阵感慨。他知道,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翠兰和村里姐妹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大柱,翠兰,这次多亏了你们带头,把新技术推广开来。咱们李庄能有这样的好收成,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君陌离真诚地说道。
王大柱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君同志,你可别这么说。要不是你去县里学到了新技术,还带着我们一起去参观学习,我们哪能知道种地还有这么多学问。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会有今年的好收成。”
这时,凤紫鸾也带着小满来到了试验田。小满手里拿着一个用玉米秆编的小蚂蚱,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爹,娘,我编了一个小蚂蚱,你们看像不像?”小满举着小蚂蚱,得意地向君陌离和凤紫鸾展示着。
君陌离笑着接过小蚂蚱,夸奖道:“像,像极了!我们小满手真巧。”
凤紫鸾看着那片丰收在望的玉米地,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君陌离,这次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从一开始推广科学种田,到现在取得这么好的成果,一路走来,付出了多少心血。现在看来,一切都值得。”
君陌离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远方。他知道,这一路走来,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刚开始推广新技术的时候,很多村民都不理解,甚至有人质疑。但是,他们没有放弃,通过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示范,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说服了大家。
“乡亲们,集合啦!集合啦!”村头的广播里传来大喇叭的声音,打破了田野的宁静。
原来是到了玉米收获的日子,君陌离召集大家来商量收获的事宜。
不一会儿,村民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晒谷场。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谈论着今年玉米的长势和收成。
君陌离站在人群前面,清了清嗓子,说道:“乡亲们,今年咱们李庄的玉米,迎来了大丰收。这都得益于大家齐心协力,按照新技术科学种植。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我们要合理安排人力,确保玉米能够及时收获,颗粒归仓。”
王大柱站起来,大声说道:“君同志,你就放心吧。我已经组织好了人手,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按照计划进行收获。保证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翠兰也接着说:“收获完玉米,我们妇女们也会帮忙晾晒和储存,确保玉米不会发霉变质。”
君陌离看着大家那积极热情的样子,心里充满了感动。“好,有大家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收获的日子忙碌而充实。田野里,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家挥舞着镰刀,收割着成熟的玉米。玉米秸秆在镰刀的挥舞下倒下,金黄的玉米棒子被一个个掰下来,装进了箩筐里。孩子们也在田间地头穿梭着,帮忙捡着掉落的玉米。
晒谷场上,铺满了金黄的玉米。阳光洒在玉米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村民们忙着翻晒着玉米,确保每一粒玉米都能充分吸收阳光,干燥储存。
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玉米终于全部收获完毕,并且安全地储存了起来。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玉米,村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这一年,李庄的玉米产量比往年提高了近四成。除了留下足够的口粮,还剩余了不少玉米。君陌离和村里的干部们商量后,决定将一部分玉米拿到集市上去卖,换回一些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改善大家的生活。
集市上,李庄的玉米受到了大家的欢迎。金黄的玉米粒,饱满的玉米棒子,吸引了不少顾客。村民们忙碌地称重、收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