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自己拒绝了李承鄞最直接、也最冒险的保护方案。
她无法承受父亲再披战甲的风险,那等同于亲手将父亲推向鬼门关!
可拒绝之后呢?兄长的命悬一线,父亲的安宁遥不可及……耶律衡凛那张狷狂的脸和带着诱惑与威胁的话语,如同跗骨之蛆,在她混乱的思绪中反复回响。
“本王倾慕郡主风华已久。待我继位北狄王,愿以王后之位相迎!届时,姜晏珩将军不仅是澧朝的英雄,更是我北狄王后的兄长,谁敢动他分毫?而澧朝与北狄,也将迎来真正的和平!”
和亲!
这个念头如同毒蛇的信子,冰冷地舔舐着她的神经。这就是耶律衡凛真正的、也是最终的砝码!
用她这个人,去换取兄长的安全,换取澧朝与北狄的“和平”!
巨大的屈辱感让她浑身发冷。
她姜保宁,长公主的嫡女,东宫太子妃的候选,竟要被当作一件交易的物品,送给那豺狼般的异族王子?
不!绝不!
一她猛地停下脚步,挣脱了宫女的搀扶,背脊挺得笔直,尽管脸色依旧苍白如雪,但那双被泪水冲刷过的眼眸,此刻却燃起了冰冷而锐利的火焰。
她是姜保宁!她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她需要一个绝对安静、无人打扰的地方思考。
昭鸾宫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她心底的寒意。
姜保宁屏退所有宫人,独自坐在窗边。窗外是沉沉的宫闱夜色,如同她此刻面临的绝境。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所有碎片化的信息在脑海中飞速拼凑、推演:
和亲!他要她!这才是他绕这么大圈子、不惜以兄长性命相威胁的终极目标。
所谓的“抹黑父亲”更像是逼迫她屈服的附加手段,或者是为后续北狄介入北疆局势埋下的伏笔,但绝非根本目的。
北疆鞑靼异动,北狄老王病危,耶律衡凛即将上位。他抛出“止戈交好”的诱饵,对渴望边境安稳的澧朝君臣有着巨大吸引力。
而一个准太子妃的归属,在巨大的“和平”利益面前,分量几何?
李承鄞洞悉了阿史那铎的觊觎,反应激烈,甚至不惜以太子之尊亲征来粉碎对方的图谋。他能否顶住朝堂上渴望“和平”的巨大压力?尤其当耶律衡凛以“两国邦交”为名正式提出和亲要求时?
兄长姜晏珩是耶律衡凛手中最有效的筹码。
父亲姜烨……耶律衡凛虽然提到要“让父亲失势”,但这更像是一种让她恐慌的胁迫手段,其真实目的可能并非立刻扳倒姜烨,而是让她在恐惧中更容易接受和亲条件。
毕竟,一个失去价值或被污名化的姜烨,对阿史那铎迎娶她,或许反而不利?
姜保宁脑中灵光一闪,如同暗夜中的闪电划破迷雾。
耶律衡凛要的是“澧朝太子妃”这个人,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利益和征服快感。
一个清贵的、有强大母族背景的太子妃,比一个声名狼藉、家族倾颓的太子妃,对他更有价值!
所以,他短期内应该不会真正下死手去构陷父亲,那会损害他自己的“战利品”价值!
他抛出“抹黑父亲”的选项,更像是在她面前摆出两条绝路,逼她在绝望中选择看似“稍微好一点”的那条——和亲!
那么,父亲暂时可能是相对安全的!至少,在耶律衡凛得到她或者彻底放弃她之前,父亲这个“筹码”本身的价值还在!
这个认知,让姜保宁冰冷绝望的心底,陡然生出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却至关重要的光亮。
时间!她或许还有一点斡旋的时间!
她必须利用好这点时间!而突破口,就在耶律衡凛身上!他既然敢提出如此狂妄的要求,必然有所依仗,也必然有急于求成的弱点!
他刚刚透露出北狄老王病危的消息……这绝非无意!老王病危,新王即将登基,耶律衡凛需要一场重大的“功绩”来稳固地位!与澧朝的“和平”,以及迎娶澧朝太子妃带来的巨大声望和利益,正是他最急需的!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急!
他等不起!兄长在北疆的“危险”,很可能被夸大了时间紧迫性,目的就是逼她迅速就范!
姜保宁的眼神越来越亮,如同淬炼过的寒星。
她迅速起身,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素笺。她没有写任何实质内容,只是用簪花小楷,工整地誊抄了一首前朝描写北疆风雪的边塞诗。
诗中有“孤城落日斗兵稀”的苍凉,也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绝。抄写,是她此刻唯一能做的、不授人以柄的“回应”,也是她稳定心神的仪式。
每一个字落笔,她的思路就更清晰一分。
她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试探阿史那铎真实底线、并尽可能拖延时间的契机。
或许……可以利用他急于求成的心态,制造一个“意外”的、非正式的接触?比如,在某个宫宴的间隙,某个看似偶然的场合……
就在她凝神思索之际,暖阁的门被轻轻叩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