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再次被一种极致的专注所填满,但与之前的凝重不同,此刻弥漫的是一种锐利的、近乎狩猎般的兴奋。
林溪的眼睛紧盯着三块并排的屏幕。左侧是依旧在缓慢进行的底层代码净化进程,中间是“镜屋”系统的架构设计图,右侧则不断滚动着深奥的算法和加密指令。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快得几乎出现残影,敲击声如同疾风骤雨,带着一种冰冷的韵律感。
构建“镜屋”远比单纯的清除要复杂和精细得多。她需要在被“流沙”污染过的代码基底上,虚拟出一个完全“健康”、毫无破绽的系统镜像。这个镜像必须能完美模拟“绿洲”项目的所有正常功能和数据反馈,甚至要能智能应对各种外部查询和测试,就像一个完全正常的系统在运行。
同时,她必须在最底层的、与硬件驱动交织的核心区,开辟一个绝对隐蔽的监视后门。这个后门不能留下任何日志痕迹,不能影响镜像系统的任何性能,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像最耐心的捕猎者,静静等待对方再次伸出触须,然后死死咬住,逆向追踪。
这是一个在刀尖上行走的计划,需要对系统架构有着神明般的洞察力,对敌人心理有着精准的预判,更需要超越常人的胆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从浓黑变为深蓝,又渐渐染上晨曦的金边。
沈砚舟中间进来过一次,无声地放下新的咖啡和食物,看到妻子完全沉浸在代码世界里的侧脸,那双眼睛里燃烧着惊人的光亮,他没有打扰,只是轻轻替她按了按紧绷的肩膀,便又悄然退了出去。
他走到儿童房,星屿还在熟睡,小脸恬静。他替儿子掖好被角,站在门口,目光透过门缝,能远远看到书房门下透出的灯光。他的妻子正在那扇门后,进行着一场他无法直接助力的战斗。他能做的,就是守护好这一方天地,让她无后顾之忧。
他拿出手机,再次联系了父亲。沈家的情报网络正在全力运转,搜寻着关于“米诺斯”和KBR公司异常资金流向的任何蛛丝马迹。传来的消息依旧零碎模糊,但指向性似乎更加明确——那个暗网科技拍卖市场,近期确实有几笔涉及尖端材料学数据的异常交易询价,金额高得离谱。
对手的轮廓,在迷雾中似乎又清晰了一分。
上午十点,书房里的键盘声终于停了下来。
林溪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她的脸上带着极度疲惫后的虚脱,但嘴角却扬起一个清晰而冰冷的弧度。
“镜屋”搭建完成,陷阱已然设好。
她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指,进行了最后一遍检查。镜像系统运行流畅,所有历史数据、实时模拟反馈、甚至细微的系统日志都天衣无缝。而那个深埋的监视后门,如同潜伏在深海之下的幽灵,无声无息,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她看了一眼那个依旧在跳动的倒计时:53:18:33。
对方还在等待着“确认”吗?
她需要让这个“确认”看起来合情合理。
林溪拿起内部通讯器,连接实验室主控室。
“我是林溪。系统紧急维护初步完成,核心漏洞已修补。一小时后,启动第一轮内部诊断性模拟测试,测试等级Alpha-3,范围限定在B区环境模拟组。测试数据仅用于验证系统稳定性,不入库。”她的声音平稳如常,听不出任何异样。
“收到,林博士!”主控室那边立刻回应。
这是一个标准的、在重大系统维护后都会进行的流程。用低级别的、范围受限的测试来验证修复效果,合情合理,不会引起任何怀疑。而这些测试数据,正是“镜屋”系统完美模拟并反馈给内部监控系统的“健康证明”。
一小时后,模拟测试准时开始。
林溪屏住呼吸,目光死死锁定在监视后门的控制界面上。整个书房里,只能听到她自己有些过速的心跳声。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测试数据如同预想般,在“镜屋”系统中流畅地生成、传递、反馈,一切看起来完美无缺。
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
监视后门毫无动静。仿佛对方真的只是虚张声势,或者已经放弃了。
难道判断错了?林溪的掌心微微渗出冷汗。
就在测试即将结束的最后两分钟!
监视界面上,一个极其微弱、频率奇特的信号脉冲,如同幽灵般骤然闪现!它试图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触碰了一下那个已经被“净化”的、原本属于“流沙”代码的激活接口!
来了!
林溪的心脏几乎跳出胸腔!她强压下激动,手指如电,瞬间启动追踪程序!
那信号狡猾异常,一击即退,迅速沿着原路消散,速度快得惊人!
但林溪精心布置的陷阱岂是那么容易逃脱的?监视后门如同附骨之疽,死死咬住了那一闪而逝的信号尾巴,逆向解析着它的路径!
屏幕上的地图飞速缩放,跨越洲际的虚拟节点被一个个点亮又迅速暗下!对方显然动用了最高级别的隐匿技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