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朕还是觉得,只升先生做户部侍郎的话,实在太委屈先生了。”
见程光阳决定从侍郎做起,不愿一来就做尚书,天启帝也不好强人所难,想了想,开口说道:
“这样吧,朕再下几道制书,分别封先生的母亲、正妻为诰命淑人,再追赠先生的祖父和父亲,为都察院左、右副都御使。”
按照明朝的典制,正三品官员,可以按本官品级,追赠祖上两代。母、妻封诰命淑人。
“臣多谢陛下恩典。”
程光阳闻言,连忙起身合袖,朝天启帝作拜答谢。
“朕把先生当作家人一般,先生在朕的面前,不必如此多礼。”
天启帝摆了摆手,示意两旁的小太监搀扶程光阳起身,接着忽然好奇道:
“对了先生,朕本来想提拔你做吏部尚书,让你执掌文武百官升迁,你为什么不愿去吏部任职,偏偏却要到户部去呢?”
按道理,六部之中,吏部尚书是权势最大,地位最高的,京城不知有多少官员觊觎这个位置。
程光阳放着这样的好官不选,却偏偏选择去户部,天启帝实在不能理解。
众所周知,大明的财政状况,从很早以前开始,就是一笔糊涂账了。
由于开国初期,财政制度设计得太过糟糕,此后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大明国库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入不敷出,基本每年用出去的钱都要比收进来的更多。
为此不得不寅吃卯粮,今年收明年的税,今年花明年的钱。除此之外,还经常动不动就大量拖欠官员俸禄、士兵军饷,搞得到处怨声载道。
负责管理国家财政的户部尚书,可以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差,在六部所有衙门中,工作最难开展,也最得罪人。
“陛下,臣当然有自己的考虑……”
听到天启帝询问自己缘故,程光阳沉默片刻,神情严肃地望着对方,询问道:
“陛下天资聪颖,如今御宇二载,对我大明总体的赋税情况,不知可有什么感受?”
“嗯,朕继位这两年,好像户部的钱,永远都不够似的……这也怪朕,当初用了东林党人,让他们来替朕署理户部。”
天启帝语气不悦道:“这帮没用的东西,每次九边各镇,要发赏赐,要修城墙堡垒,要置办铠甲兵器,他们自己不想办法解决,就知道跟朕要钱,朕的内帑里,虽说的确还也有些积蓄,可一直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就得被他们搬空了!”
“陛下,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那帮东林党人经常跟陛下要钱,也不能完全怪他们,毕竟户部方面,确实是困难重重。”
程光阳叹了口气,徐徐道:“臣这些日子做过研究,我大明两京十三省的赋税,把正税和杂税加在一起,再把米麦丝绢等实物,也全部按白银来折算的话,每年大约能有二千五百多万两银子。”
“这二千五百多万两银子,各地州府通常要留存三成,以供本地衙门支出。剩下的七成,除了一部分起解到朝廷户部之外,其他大部分,基本直接用来给九边军镇以及南方各卫所的士兵发放粮饷,按例还得再拨给大内一部分,真正落到户部太仓库里的银子,最多也就两三百万。”
“户部就靠这两三百万两的银子,能做得了多少事呢?哪里一旦碰到急需用钱的地方,马上就会捉襟见肘,自然也就只能频繁跟陛下索要内帑了。”
说到这里,程光阳再度重重叹了口气。
明朝的财政状况,从开国之初就不算很好,但那时还能勉强维持,后来之所以越来越恶化,原因固然很多,但粗略总结下来,不外乎以下三点。
首先是税源减少。
对于古代所有的王朝而言,自耕农永远是提供赋税的主力。基本上一个王朝自耕农越多,这个王朝的税源就越多,秩序越稳定。反之则税源越少,秩序越崩坏。
可偏偏任何一个王朝,到了末期,基本都逃不脱土地兼并的魔咒。随着土地兼并现象的加重,民间的自耕农越来越少,大量普通百姓,要么沦为佃户,要么破产成为流民,税源必定遭到破坏。
明朝自然也是如此;
除了税源减少,大明财政恶化的另外一个原因,乃是食利阶层人口剧增,与朝廷争利。
这个不难理解。
其实本质上,大明朝廷,或者说皇帝这一家人,自己就是食利阶层,而且还是全天下最大的食利阶层。
它和社会上的其他食利阶层,比如宗室、官僚、士绅、地主,属于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
通常来说,王朝建立的初期,两者属于合作关系,因为当时土地兼并还不严重,食利阶层人数也不多,总体上资源够分。朝廷能吃得饱,其他食利阶层也饿不着,大家当然更倾向于合作。
可是一旦到了王朝末期,随着土地兼并加重,食利阶层的人数增多,资源越来越不够分,两者就从原先的合作关系,慢慢转化成竞争关系了。
现在的大明朝廷,和它治下的其他食利阶层,就是这种关系;
除了税源减少,食利阶层增多,明朝财政恶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战争。
任何时代战争都是最烧钱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历史上的明朝,自从萨尔浒之战大败以来,每年往辽东方面投入的钱粮支出,占全国赋税的四分之一,已经超出了北方其他八个边镇花销的总和。
偏偏明朝政府,把这么多钱都砸下去了,却还是在辽东屡战屡败,一点水花都没有溅起来。
越打越输,越输越打,不断恶性循环,直到最后崩盘……
如今轮到程光阳来主持大局,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要想拯救大明朝,首先就得从财政收入这一块入手。
只有先把财政盘活,把不必要的开支都抹去,把该收的税额都收上来,才能放开手脚去做其他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他会放着吏部尚书的位置不要,非要到户部去做侍郎。
喜欢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