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吹绿了红星水库的堤岸,也吹响了新学期的号角。开学第一天,市一中校门口拉起了醒目的横幅:学习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
看到没?王小虎兴奋地指着横幅,现在国家鼓励创新了!
孙宇推推眼镜:根据《纲要》内容,教育改革要三个面向,这正是我们研究项目的指导思想。
张伟已经拿出笔记本:我统计了上学期科技创新类奖项,同比增长了200%。
教室里的变化更加明显。黑板报上贴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标语,图书角新添了《科技新时代》《少年科学》等杂志,就连课程表都增加了每周两节的科技创新实践课。
李老师走进教室时,手里拿着一沓崭新的材料:同学们,新学期我们将开展小科学家计划,每个人都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
下课铃刚响,同学们就围住了陈遇他们。
能教教我们怎么做项目吗?
那个碳纤维监测装置太酷了!
王小虎得意地挺起胸脯:简单!首先要发现问题,然后......
中午食堂里,校电视台正在播放寒假科技体验营的专题片。当看到陈遇他们在实验室忙碌的身影时,整个食堂都沸腾了。
真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原来省材料所长这样!
更让人惊喜的是下午的开学典礼。校长在讲话中特别表扬了306宿舍:......这几位同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精神!
台下掌声雷动,王小虎激动得满脸通红,孙宇认真记录着校长的话,张伟在构思新的程序,陈遇却注意到礼堂后排几个熟悉的身影——刘教授和周工居然来了!
典礼结束后,校长亲自带着贵宾参观校园。在新建的科技创新实验室里,刘教授满意地点头:条件不错,比我们当年强多了。
周工指着墙上的标语念出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说得好啊!
第二天,市报头版刊登了题为《中学生走进科学殿堂》的报道,还配发了陈遇操作电镜的照片。毛蛋骑着摩托车送来一沓报纸:表弟!你上报纸了!
整个厂区都轰动了。陈父下班回来说:今天厂长特意找我,说厂里要支持你们的科研项目!
连莉莉都收到惊喜:英语老师说,可以组织科技英语兴趣小组!
但荣誉背后是更大的压力。周五的班会上,李老师宣布:省里要举办跨世纪科技创新大赛,我们班必须拿出像样的作品!
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投向306宿舍。
接吗?晚上宿舍卧谈会,王小虎第一个发问。
孙宇分析数据:距离比赛还有三个月,时间紧张但可行。
张伟已经打开电脑:我可以开发统一的项目管理程序。
陈遇沉思片刻:不仅要参赛,还要带动全班一起。
周末,306宿舍变成了科技创新指挥部。同学们带着各种奇思妙想涌来:
我想改进自行车刹车装置!
能不能做个自动喂鱼器?
我奶奶说想要个防干烧的水壶......
张伟开发的项目管理软件派上了大用场。每个项目都有独立页面,进度一目了然。孙宇负责技术审核,王小虎带领动手小组,陈遇总体协调。连莉莉都带着女生组加入了科技英语翻译团队。
四月的一个雨天,项目遇到重大难关。王小组设计的自动喂鱼器总是误操作。
传感器精度不够,孙宇检查后得出结论,需要更好的材料。
就在大家发愁时,陈遇突然想起什么:等等!碳纤维监测装置里的光学传感器也许能用!
五个少年冒雨冲向技校实验室。经过一夜调试,果然解决了问题!更妙的是,这个改进让碳纤维项目也有了新突破——光学传感器可以复用!
这就是创新的魅力!陈遇在项目日志里写道,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启发,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五月的校科技节成了最好的练兵场。各个项目组都拿出初步成果,教学楼变成了科技展览馆。最受欢迎的是王小虎组的智能渔具管理系统,连老师都排队体验。
这只是开始,陈遇对采访的校报记者说,我们真正想做的是......他指着墙上的中国地图,让中国制造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比赛前一周,刘教授突然来访。看完所有项目后,老人感慨万千:你们这代孩子赶上了好时候啊!现在国家重视科技,重视创新......
他指着窗外操场上的标语: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这句话!
夜深了,陈遇在日记本上写下新的思考:
曾经以为创新是少数天才的事,现在明白每个人都能参与。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个春天,不仅草木萌发,创新的种子也在每个人心中生根。也许我们暂时做不出惊天动地的成果,但这份敢于尝试的勇气,正是国家最需要的。
合上日记,他望向窗外。月光下,教学楼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标语格外醒目。实验室的灯光还亮着,几个身影仍在忙碌。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改革创新的春潮正涌动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喜欢重钓人生路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重钓人生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