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光环,如同冬日暖阳,驱散了“旭遇”基地上空因内鬼事件和“渔火”狙击残留的最后一丝阴霾。这块沉甸甸的招牌,不仅带来了政策红利和更广泛的业界认可,更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每个“旭遇”人的心中。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声似乎都带着一股昂扬的节奏,工人们走路带风,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干劲。
然而,陈遇的头脑却异常清醒。表彰大会的掌声还未完全散去,他便召集核心团队,召开了新一轮的战略会议。会议室的氛围,少了庆功的松懈,多了面向未来的凝重与激昂。
“兄弟们,‘专精特新’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冲向更高目标的起跳板。”陈遇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林莉的沉稳,孙宇的冷静,李文博的严谨,毛蛋的精明,王小虎的直率,周凯的灵动,还有父亲陈平眼中那历经风雨后的坚毅。“我们的材料得到了官方背书,但这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强不强’、‘好不好用’、‘能不能引领市场’的问题。”
他走到悬挂的中国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首都北京的位置。“明年春天的北京国际新材料博览会,将是我们的下一个战场!那里汇聚了全球顶尖的材料企业、科研机构和采购商。我们要去,不仅要带着‘虎煌’材料去,还要带着用‘虎煌’材料打造的、属于我们‘旭遇’自己的终端产品去!”
“终端产品?”毛蛋眼睛一亮,“遇仔,你是说……我们自己做钓竿?”
“没错!”陈遇斩钉截铁,“我们掌握了核心材料,难道永远只甘心做幕后英雄,为别人提供原料吗?‘渔火’为什么能压制我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规模大,更因为他们有终端品牌!我们要打破这个格局,就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护城河!而钓竿,是我们最熟悉、最具切入点的领域!”
这个大胆的提议让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
王小虎第一个蹦起来,激动得脸通红:“太好了!遇哥!俺早就想说了!咱的料这么好,不自己做竿子太亏了!俺这手早就痒痒了!到时候俺来负责调试生产线!”
赵强也摩拳擦掌:“对!咱有最好的料,再配上秦老爷子指点俺们弄的秘制饵料,那还不是如虎添翼!咱‘旭遇’的竿子,肯定比‘渔火’的强!”
周凯迅速进入了状态,已经开始构思品牌推广:“品牌名可以就叫‘遇龙’?或者‘磐石’?寓意好,也好记!包装设计和营销方案我得好好琢磨琢磨,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又不能脱离钓友……”
孙宇和李文博相对冷静,但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孙宇沉吟道:“从材料到成品钓竿,涉及结构设计、模具开发、生产工艺、调性测试等一系列环节。技术跨度不小,但确实能将我们的材料优势最大化。我建议立即启动前期技术调研和可行性分析。”
李文博补充:“尤其是钓竿的调性、重心、手感等涉及用户体验的关键指标,需要建立科学的测试评价体系,不能仅凭经验。”
林莉则关注实际运营:“自建钓竿生产线,意味着更大的投入——设备、厂房、专业技工、市场渠道。我们需要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评估投资回报和风险。”
陈平师傅一直沉默地听着,此时缓缓开口:“遇仔,想法是好的。做竿子不比做材料片,工序多,讲究多。一根好竿子,从选料、卷制、打磨、上漆到调校,每一步都是功夫。咱们有老师傅的手艺,但规模化生产,光靠手艺不够,还得有可靠的设备和严格的管理。”他看向陈遇,目光中有关切,更有支持,“不过,要是真下定决心干,爸支持你。咱红星厂的老底子,还有些懂机械、懂生产的人能帮上忙。”
陈遇感受到父亲和伙伴们的支持,心中暖流涌动,信心更足。“谢谢爸,谢谢大家!这事当然不能一蹴而就。我的想法是分几步走:第一步,孙宇、文博牵头,立即成立钓竿研发项目组,进行技术预研和设计。第二步,毛蛋哥、周凯负责市场调研和品牌规划,同时物色合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才。第三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我们要请一位镇得住场子的‘定海神针’。”
“谁?”众人异口同声。
“我师父,程老爷子。”陈遇微笑道,“老爷子不仅是‘钓圣’,对钓竿的理解更是登峰造极。他老人家虽然淡出江湖,但人脉深厚,眼光毒辣。如果能请动他出山,担任我们钓竿项目的技术总顾问,甚至……以某种形式加盟,那我们的‘遇龙’钓竿,从诞生之初,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精神大振!程晓风在钓鱼界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的背书,胜过千言万语的广告!
“妙啊!”毛蛋一拍大腿,“有老爷子这块金字招牌,咱们钓竿的起点就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我这就去备车,咱俩亲自去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