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王杯的邀约,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旭遇”内部激起了层层波澜。确定参赛的决定做出后,整个基地仿佛一架精密的机器,围绕这个核心目标高速运转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兴奋与背水一战决心的特殊气息。
陈遇作为总指挥和主钓手,肩上的担子最重。他不仅要保持自身的竞技状态,更要统筹全局,确保各个环节万无一失。每天天不亮,他便起身,先是进行半小时的体能训练——这是前世荒废身体带来的教训,今生他格外重视——随后便扎进办公室,与孙宇、李文博一起研究张伟搜集来的海量资料。
“这是千岛湖近三年的水文气象数据,”李文博指着电脑屏幕上复杂的图表,“七月份是丰水期,水温偏高,溶氧量会有所下降,鱼群可能更倾向于待在深水区或者有水流、障碍物结构的地方。”
孙宇补充道:“往届钓王杯这个时间段的赛况分析显示,夺冠钓手多采用行程钓法或底钓大物策略。鲫鱼、鲤鱼是基础分保障,但想冲击高分,草鱼、青鱼甚至大个体的鳜鱼是关键。”
陈遇凝神听着,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几个标记点:“主流钓场大概率会设在中心湖区或者西南库湾。这些地方水面开阔,水深变化大,结构复杂。我们的饵料和钓法必须有足够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另一边,赵强在秦老爷子的亲自指导下,几乎住进了饵料实验室。各种谷物、香料、添加剂摆满了操作台,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气味。秦老爷子虽年事已高,但一谈到饵料,眼睛便亮得吓人。
“强子,千岛湖的水偏瘦,碱性略高,”秦老爷子捏起一小撮赵强刚配好的饵料,在鼻尖闻了闻,又沾了点水搓开,“你的基础味型对了,谷物香带点微酵,但诱食剂还得调整。这种水情,鱼对动物蛋白和甜味的感知会更敏感,但加多了又招小鱼。这个度,你得拿捏准了。”
赵强满头大汗,记下要点,又埋头开始新一轮的试验。他深知,饵料在竞技钓鱼中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钓竿本身。周凯也没闲着,他负责的“遇龙”钓竿个性化涂装已经完成,深邃的蓝黑色底漆上,金色的龙纹蜿蜒盘旋,龙首傲然昂起,龙睛处特意用了夜光材料,在光线变化下炯炯有神,既霸气又不失精致,极具视觉冲击力。他还设计了一套统一的比赛服,以黑、金为主色调,背后印着醒目的“旭遇”和“遇龙”Logo,胸前则绣着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寓意着民族品牌的自信。
林莉和毛蛋则忙于后勤保障和预算控制。往返浙江的机票、千岛湖周边的住宿、比赛期间的车辆租赁、物资运输,每一项都需要精打细算。林莉仔细核对着每一笔开支,确保在有限的预算内实现最优配置。毛蛋则动用了所有关系,联系千岛湖当地的向导和渔具店,希望能提前获取更精准的鱼情信息。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旭遇”备战钓王杯的消息,不知通过何种渠道,很快传到了“渔火”黄明远的耳中。
这天下午,陈遇正在车间里测试一支微调过的“遇龙”5.4米钓竿手感,毛蛋阴沉着脸找了过来。
“遇仔,坏了!”毛蛋压低声音,“我刚得到消息,‘渔火’也报名参加了钓王杯!而且,黄明远那老小子不知道从哪儿请来了一个高手,叫‘罗一刀’,据说是南方几个省钓鱼比赛的风云人物,手段狠辣,专门擅长打竞技塘,名气很大!”
陈遇眉头微蹙,但手上试竿的动作并未停下:“意料之中。我们搞出这么大动静,他们不来掺和才怪。‘罗一刀’……听说过,确实是个难缠的角色。”他沉稳地收起钓竿,“知道他们用的什么装备吗?”
“还能是啥?”毛蛋啐了一口,“肯定是他们自家最高端的‘烈焰’系列,说不定还是特供版。我估计,他们这次就是冲着狙击我们来的,想在赛场上当着全国钓友的面,把咱们‘遇龙’踩下去!”
这时,林莉也拿着手机匆匆走来,脸上带着忧色:“陈遇,刚接到淘贝网平台客服转来的几个投诉,说我们的‘遇龙’钓竿存在‘材质虚假宣传’、‘手感与描述不符’等问题,要求退货赔款。我查了一下,这几个ID都是新注册的,购买记录和评价记录都很可疑。”
陈遇接过手机看了看,冷笑道:“又是老套路。比赛临近,就开始在舆论和销售渠道上给我们使绊子。莉莉,按既定方案处理,提供我们的专利证书和检测报告,态度要强硬,必要时申请平台介入核实。我们不能自乱阵脚。”
正说着,周凯也气呼呼地跑过来:“遇哥!你看论坛!不知道谁发的帖子,说我们‘旭遇’不务正业,拿着国家的‘专精特新’补贴不好好搞研发,反而去搞商业比赛炒作,质疑我们参赛的动机不纯!”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让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渔火”的狙击,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全方位地展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