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畔,全国青年钓手精英挑战赛华东分站赛的赛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与“旭遇”内部交流赛的轻松氛围截然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更为凝重、专业的竞赛气息。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青年钓坛精英齐聚于此,其中不乏早已在各类赛事中崭露头角、小有名气的选手。巨大的广告牌、飞舞的彩旗、密集的媒体长枪短炮,以及看台上热情的观众,无不彰显着这场赛事的规格与影响力。
“旭遇”三支战队的队员们,身着统一的“旭遇蓝”队服,在教练团队的带领下步入赛场。虽然经过内部赛的磨砺和针对性的备战,但面对如此阵仗,不少队员脸上还是难掩紧张。孙小海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手心里全是汗。周小波深吸一口气,努力对着随队摄像师的镜头保持微笑,但笑容略显僵硬。
李默走在队伍最前面,目光平静地扫过赛场。他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是曾在钓鱼杂志和视频里出现过的青年钓王。他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但很快被他强行压下,脑海中回响着程老爷子临行前的话:“把比赛当成一次特殊的训练,把对手当成镜子,照见自己的不足,方能进步。”
赵猛则是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眼神锐利地打量着可能的对手,尤其是几个穿着印有知名品牌Logo队服、神态倨傲的选手,他暗暗握紧了拳头,低声道:“管你什么来头,水里见真章!”
陈遇、林莉并未亲临现场,但通过周凯架设的多机位直播信号,在“旭遇”总部的会议室里,与留守的毛蛋、王小虎、孙宇、张伟等核心管理层一同观战。小希希被妈妈抱在怀里,似乎也被屏幕里热闹的景象吸引,挥舞着小手“啊啊”叫着。
“场面够大啊!”毛蛋看着直播画面,搓着手,“比咱们内部赛气派多了!小子们可别怯场啊!”
王小虎更关心细节,盯着队员们手中的装备:“竿子、轮子都检查三遍了,应该没问题。就看临场发挥了。”
孙宇推了推眼镜,分析道:“根据我们收集的数据,西湖该钓场水深平均1.8至2.5米,底层为淤泥质,主要对象鱼为鲫鱼、鲤鱼,兼有草鱼、青鱼。水质偏软,pH值略低,这会对饵料味型扩散和状态保持提出更高要求。”
张伟则沉默地看着画面,偶尔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什么,似乎在观察赛场环境与人员流动。
林莉有些担忧地看着屏幕上略显紧张的队员们:“他们压力一定很大。”
陈遇握住她的手,目光沉稳:“这是他们必须经历的。相信程老、韩教练和强子的准备,更相信他们自己。”
比赛正式开始的口令响起,刹那间,整个赛区只剩下钓竿破风、鱼线切水以及偶尔中鱼的惊呼声。
“遇龙”战队所在的台钓区,竞争尤为激烈。李默按照赛前部署,稳健地做着窝,但很快发现,这里的鱼情比模拟训练时更为复杂。水质偏软导致饵料雾化速度加快,味道扩散也受到影响,旁边几位经验丰富的对手显然更适应这种环境,很快就开始了连续上鱼。
孙小海有些着急,频繁调整饵料状态,反而导致口更乱,连续空竿,额头上急出了汗。他忍不住看向旁边气定神闲的李默。
李默没有慌乱。他仔细观察着浮漂的细微动作,又看了看水色,对身后的钱小磊低声道:“小磊,基础饵不变,把‘软黏刺客’的水比再加大百分之五,另外,加一点点强叔准备的‘西湖甜韵’小药,试试看。”
钱小磊立刻照办。李默换上调整后的饵料,不再追求频率,而是极致的“守”与“逗”。他屏息凝神,仿佛与手中的钓竿、水下的世界融为一体。终于,在开赛近半小时后,一个清晰有力的顿口出现,李默手腕一抖,沉稳扬竿,一尾银光闪闪的半斤大鲫鱼成功入护!
“好!”总部会议室里,王小虎忍不住喊了一声,用力拍了下大腿。
“默小子沉得住气!”毛蛋也赞道。
这一尾鱼,仿佛打开了“遇龙”战队的局面,其他队员也渐渐稳住心神,开始有所斩获。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中场过后,赛场风向突变,刮起了不小的侧风,对抛竿准度提出了极高要求。同时,鱼情也变得极其诡异,窝子里鱼星密布,但吃口却变得极其轻微、狡猾,浮漂动作难以捕捉。
“见鬼了,这鱼都成精了?”孙小海再次陷入困境, frustration 写满脸上。
不仅是“遇龙”战队,整个赛区都陷入了低迷,上鱼速度明显减慢。一些经验不足的选手开始焦躁,频繁换饵调漂,收效甚微。
李默再次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他放下钓竿,仔细观察着水面被风吹起的波纹,又感受了一下风向和力度,然后对钱小磊说:“风大,水底有暗流,饵料可能站不住。换那款加了状态粉、比重更大的‘沉底先锋’,搓小饵,钓得更钝一些,主抓死口或者顶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