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遇”新材料试产成功的喜悦尚未在园区内完全散去,一股来自暗处的寒意,便随着秋日的凉风,悄然侵袭而来。
张伟的网络数据安全中心,如同“旭遇”这艘航船的声呐系统,始终在深水之下,警惕地捕捉着任何异常的波动。这一次,他捕捉到的信号,来自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深海。
“遇哥,情况不太对劲。”张伟的声音透过加密通讯传来,一如既往的冷静,但熟悉他的人能听出那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我们监测到,近期有多位背景复杂的国际知识产权律师,通过不同的代理机构和IP地址,在多个国家的专利数据库内,高频次、有针对性地查阅我们‘旭遇’已公开和部分处于公示期的专利文献。”
陈遇正在审阅青海基地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闻言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图纸,眼神锐利起来:“具体是哪些专利?能判断意图吗?”
“主要集中在几个方向,”张伟调出数据图谱,快速汇报,“一是我们基于慕尼黑技术理念优化的‘纤维界面处理’相关专利族;二是‘掠食者·破浪·盾’搭载的‘微弧氧化-原位聚合’涂层体系;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我们与吴教授联合实验室公布的部分关于‘生物质前驱体’的前瞻性研究摘要,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兴趣,反复交叉比对和查询细节。”
他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分析结论:“查询模式高度专业化,带有明显的‘专利无效性检索’和‘侵权风险规避分析’特征。结合我们之前掌握的,日利集团在标准领域受挫,以及他们惯用的‘标准未成,专利先行’的竞争策略,我有理由判断,他们很可能正在为发起针对我们的专利诉讼,或者至少是专利异议,做前期的证据搜集和法律准备。”
“专利战……”陈遇缓缓靠向椅背,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这并不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当“旭遇”在技术层面开始触及国际巨头的核心利益时,法律层面的围剿几乎是必然的。这是一种比价格战、舆论战更高级,也更凶险的博弈,一旦应对不当,轻则产品禁售、市场受阻,重则巨额赔偿、伤筋动骨。
“他们这是技术竞争占不到便宜,开始玩法律游戏了。”陈遇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想用专利大棒把我们扼杀在摇篮里?做梦!”
他立刻按下内部通讯键,语气斩钉截铁:“莉莉,通知所有核心层,半小时后紧急会议!孙宇,文博,吴教授必须参加!另外,立刻联系我们合作的法律顾问事务所,请他们派最顶尖的、精通国际知识产权,尤其是材料领域专利诉讼的律师团队过来,越快越好!”
半小时后,总裁办公室旁边的中型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陈遇、林莉、孙宇、李文博、吴建国教授、王小虎、张伟、周凯、毛蛋(通过加密视频接入)全部到齐。此外,还有两位神色严谨、身着深色西装的中年男子——来自国内顶尖“君合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合伙人,专攻知识产权领域的赵明律师和他的助手。
张伟首先将监控到的情况和分析结论向所有人做了详细通报。
“情况就是这样,”陈遇环视众人,沉声道,“对手很可能即将,或者已经,对我们挥起了专利诉讼的大棒。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同样残酷的战争。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筑牢我们的法律防线!”
赵明律师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语气沉稳而专业:“陈总,各位,根据张主任提供的信息和我们初步的判断,对方此举意图明显。专利诉讼,尤其是国际专利诉讼,周期长、费用高,但其威慑力和破坏力极大。他们很可能选择的策略是,在我们新产品,特别是搭载了新材料的‘虎煌4.0’系列即将推向市场的关键节点,发起突袭,打乱我们的节奏,甚至寻求禁令,阻止我们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孙宇的眉头紧紧锁住,手指下意识地捻着衣角:“我们的技术都是自主研发,有完整的实验记录和研发日志,难道他们还能凭空诬陷我们侵权不成?”
“孙博士,事情没那么简单。”赵明律师耐心解释,“专利侵权判定非常复杂,尤其是涉及到化学、材料领域。对方不需要证明我们‘完全抄袭’,只需要找到我们的技术方案,落入了他们某项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哪怕我们是通过独立研发实现的,也可能构成侵权。而且,他们很可能会利用其庞大的专利库,发起‘专利丛林’战术,用大量相关性各异的专利对我们进行饱和式攻击,消耗我们的时间和金钱。”
李文博推了推眼镜,冷静地补充:“还有一种可能,他们会对我们已授权的专利提起‘无效宣告’请求,试图从根本上否定我们技术的独占性。”
吴教授听得有些激动,花白的头发微微颤动:“岂有此理!我们的生物质路径,理念上就和他们高能耗的等离子体技术截然不同!这是两条平行的赛道!他们凭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