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种植角新芽萌趣 农机国产化稳心
“家和院”的清晨总飘着玉米粥的绵香。母亲站在智能灶台前,正用长勺轻轻搅动锅里的粥——粥里掺了去年留存的陈玉米碎,熬得格外浓稠,还卧了个荷包蛋,是给要去学校照看种植角的小电准备的。“晴晴,快把宝宝的辅食碗拿过来,这碗玉米南瓜泥晾温了,刚好给他们垫垫肚子。”母亲回头喊,目光落在爬爬垫上的双胞胎身上,哥哥正抓着一片晒干的玉米叶晃来晃去,妹妹则趴在旁边,伸手去够那片叶子,小嘴巴“咿呀”着,偶尔发出软糯的笑声。
苏晚晴笑着走过去,拿起印着浅黄玉米图案的辅食碗:“这俩小家伙今天没闹,比昨天乖多了。”她舀了一勺南瓜泥,小心地喂给妹妹,小家伙张嘴就含,小舌头裹得飞快,还不忘伸手去抓苏晚晴的手腕。哥哥见了,急得直拍爬爬垫,苏晚晴连忙又喂了他一勺,才把小委屈压下去。
“爸爸!爸爸!”小电背着书包从房间跑出来,书包上的玉米挂件晃个不停,“我们的种植角发芽啦!王老师昨天拍了照片发群里,芽芽比我的小拇指还长!今天我要去给它们浇水!”林凡刚洗漱完,手里拿着智舱农机的国产化部件测试报告,摸了摸小电的头:“这么快就发芽了?中午爸爸去学校给你送水壶,顺便看看咱们的小玉米苗。”小电眼睛一亮,咬了口母亲递来的玉米饼:“太好了!我要让同学们都知道,这是西坡村的玉米种子,长得就是快!”
送小电去学校的路上,林凡绕到了村西的农机作业区。刚到路口,就看见强子带着技术员围着一台智能农机忙活,李叔拄着拐杖站在旁边,脸上带着点着急。“凡哥!您可来了!”强子挥手,“这台农机在北坡地作业时,坡度传感器有点偏差,播种深度比设定的浅了半厘米,技术员正调呢。”
林凡走过去,蹲下身查看农机的操作屏——屏幕上显示“坡度15°,播种深度2.5cm(设定3cm)”。技术员解释:“之前用进口部件时没这问题,换成国产化液压阀后,传感器和阀的参数没完全匹配,稍微调一下就好。”说着,他在操作屏上输入新的参数,启动农机试播了两米,再挖开土查看,种子刚好埋在3厘米深的位置。李叔凑过去看了看,笑着说:“这国产化的部件真顶用!调完跟进口的一样好使,还比进口的便宜,咱们再也不怕人家卡脖子了!”
林凡点点头,拿出手机给研发总监打了电话:“传感器和液压阀的参数匹配问题解决了,后续量产时把这个参数预设进去,避免老乡们自己调麻烦。另外,让技术员多留几天,帮老乡们把所有农机都检查一遍,确保秋收时不出岔子。”研发总监连忙答应:“放心,我这就安排,保证每台农机都调好。”
处理完农机的事,林凡去镇上的照相馆取双胞胎的百天照。刚进门,老板就笑着递过相册:“林先生,您家宝宝的照片太可爱了,尤其是穿玉米连体服那张,好多顾客都问在哪买的衣服呢。”林凡翻开相册,里面的双胞胎或笑或闹,有一张是哥哥抓着玉米玩偶,妹妹靠在他身边,眼睛弯成了月牙,格外温馨。他选了几张放大的照片,打算贴在客厅的照片墙上,再给母亲和苏晚晴各装一本小相册。
中午,林凡提着水壶去小电的学校。操场上,十几个孩子围着小小的种植角,小电正拿着水壶给玉米苗浇水,动作小心翼翼的,生怕浇多了。“爸爸!你看这芽芽!”小电看见林凡,兴奋地拉着他的手,“王老师说,再过两周就能长到膝盖高了,秋天就能结玉米棒了!”林凡蹲下身,摸了摸嫩绿的芽尖:“长得真好,咱们好好照顾,秋天肯定能收获。”旁边的同学凑过来说:“林小电,你爸爸是不是种玉米的专家呀?这玉米苗长得比别的班的都好!”小电骄傲地说:“我爸爸是帮老乡们种玉米的,他有智能农机,可厉害呢!”
下午,林凡回到西坡村,苏晚晴正在“妈妈课堂”给老乡们讲婴幼儿辅食添加的知识。活动室里,十几个宝妈围着苏晚晴,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着。“玉米泥要从稀到稠,刚开始每次喂一两勺,观察宝宝有没有过敏。”苏晚晴边说边演示,母亲在旁边帮忙递玉米粉,“咱们村的玉米粉细,做辅食最合适,比城里买的还健康。”张婶举手问:“苏妹子,宝宝七个月能吃玉米粥吗?”苏晚晴点头:“能,煮得稀一点,把米粒煮开花,再加点南瓜泥,营养更全面。”
傍晚回到“家和院”,小电兴奋地讲着学校的事:“今天同学们都羡慕咱们的玉米苗,王老师还让我下周给大家讲怎么种玉米呢!”母亲端上晚饭——玉米排骨汤、炒青菜、玉米发糕,还有刚榨的玉米汁。大家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李叔打来电话,说他用农机种的两亩玉米,出苗率比去年高了不少,特意来道谢。林凡笑着说:“这是咱们自己的农机,好用就多推广,让更多老乡用上。”
饭后,林凡和苏晚晴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看着双胞胎在爬爬垫上玩——哥哥抓着玉米穗玩偶,妹妹则跟着哥哥爬,偶尔停下来,对着星空“咿呀”几声。小电靠在他们身边,手里拿着画笔,在日记本上画今天看到的玉米苗,还在旁边写了“加油长”三个字。远处的农机作业区,灯光还亮着,技术员们还在帮老乡们检查农机,为秋收做准备。
“你看,”苏晚晴轻声说,“小电的玉米苗发芽了,农机的问题也解决了,咱们的日子,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好里走。”林凡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星空:“是啊,不管是孩子的小种植角,还是老乡们的大农机,只要咱们用心做,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以后,咱们自己的技术越来越强,再也不怕别人卡脖子,老乡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
夜色渐深,“家和院”的灯光暖得像一团火,映着院子里晾晒的玉米穗,映着一家人的欢声笑语。林凡知道,这平凡又温暖的日子,就是他努力的意义——守着家,带着乡,让实业扎根土地,让幸福长在身边。
喜欢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