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地域精怪提示:检测到 “上饶” 特色精怪群体 ——
【云雾灵】:三清山特有的云雾精怪,由山间常年不散的云雾幻化而成,通体呈半透明乳白色,身高二尺到四尺不等(雾浓时变高,雾淡时变矮,雨天还会缩水成 “雾团子”)。
【外形】:脑袋是蓬松的雾团(能随意捏成圆的、方的,捏疼了会冒小雾泡,雾泡破了会洒出凉丝丝的雾水),身体是流动的雾絮(穿不住衣服,却总偷披游客落下的丝巾当 “披风”,还会把丝巾缠成蝴蝶结,歪歪扭扭挂在雾絮上),手脚是细雾凝成的小爪子(碰东西会留下湿痕,像小猫爪印,抓痒特别舒服)。
【习性】:喜欢在三清山的悬崖边打滚,把云雾揉成 “雾团弹” 扔着玩,扔到石头上会炸开成小雾花;还会偷偷钻进游客的茶碗里泡澡,被发现了就化成雾溜进游客的帽子里,躲着不出来;最害怕火和热风,一碰到就会缩成小雾团,像被晒干的棉花。技能:能操控局部云雾(可凝成雾桥、雾梯、雾棚,就是总控制不好厚度,雾桥薄得像纸,走上去容易踩空;雾梯歪得像滑梯,爬着爬着就会滑下来),能收集 “雾露”(清晨的雾露最甜,加在茶里会让茶变得凉丝丝,还带着松针清香),说话时声音像含着雾,软乎乎带 “雾雾” 后缀,比如 “雾雾饿啦,要吃雾团糕”“别碰雾雾的丝巾,会掉的”。
【灯笼仙】:婺源古村特有的灯笼精怪,由晒秋时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幻化而成,身高三尺半,通体裹着暖橙色光晕(开心时光晕变亮,生气时变暗,害羞时会闪闪烁烁,像快没电的灯)。
【外形】:身体是圆滚滚的灯笼本体(灯面印着晒秋的玉米、辣椒、南瓜图案,图案会随情绪变亮或变暗,开心时辣椒图案会 “冒” 出虚拟的辣气;难过时玉米图案会 “垂” 下来,像蔫了一样),头顶是灯穗做的 “小揪揪”(红色灯穗软乎乎的,风一吹会晃,晃得厉害时会掉灯穗碎渣,碎渣落在地上会变成小小的荧光点,像星星),手脚是细竹条做的(灵活却没力气,拿不动重物,只能托小茶杯、小盘子,拿东西时竹条会微微弯曲,像在 “使劲”)。
【习性】:每天傍晚准时 “亮灯”,比村里的公鸡还准时,亮灯时会围着晒秋的玉米架转圈,嘴里哼着不成调的 “晒秋歌”;会偷咬晒好的干辣椒,辣得直吐舌头也不停,还会把辣出的眼泪擦在玉米穗上,说 “给玉米浇浇水”;晚上喜欢帮迷路的人照路,就是总把方向指反,把人引到别人家院子里,还嘴硬说 “这是近路”;最喜欢收集小玩意儿,比如游客掉的纽扣、小孩玩的玻璃弹珠,都藏在灯笼底座的小抽屉里。技能:灯笼里的光可调节(亮到极致能当 “小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暗到极致能当 “隐身灯”,光晕变得像月光一样淡,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能在灯面投影晒秋场景(投影的辣椒、玉米会 “飘” 出来,其实是光的虚影,碰到人会消失,吓一跳特别好玩),能把灯穗当成 “鞭子”,轻轻抽打调皮的小精怪,却舍不得真用力,说话时带 “灯灯” 后缀,声音像灯笼摇晃的脆响,比如 “灯灯带你走,这边近”“辣椒好辣呀灯灯,舌头要着火了”。】
画舫顺着信江往上饶方向漂,船桨划开水面时,连浪花里都裹着淡淡的雾意。起初还能闻到身后抚州残留的茶香与墨香,行至半途,风里的味道突然变了 —— 湿润的雾气裹着松针的清香,还混着点辣椒的辛气,像刚从三清山飘下来的云雾,轻轻拂过脸颊,凉丝丝的,舒服得让人想打喷嚏。
孙悟空蹲在船顶,毛茸茸的尾巴在雾里甩来甩去,鼻尖凑在风里猛嗅,连胡子都沾了层小水珠,像撒了把碎水晶。他本来在船里打盹,结果被雾气勾得再也睡不着,爬上船顶盯着远处看 —— 远处的三清山藏在厚厚的云雾里,只露出点墨绿色的山尖,像浮在云端的绿岛,看得他眼睛亮得像冒光,比见到蟠桃还兴奋。
“俺老孙闻着这味道,比天庭的云团还软和!前面那山上的‘白棉花’肯定好吃,说不定是玉帝种的‘云团糕’!俺要去摘几团尝尝,给师父也带点!” 孙悟空说着,就伸手去掏耳朵里的金箍棒,想踩着筋斗云往三清山冲。结果脚刚离地半寸,就被一阵软乎乎的声音拦住,那声音像裹着雾,轻轻飘进耳朵里,痒得人想笑。
“别踩!雾雾的尾巴!会踩碎的!”
大家循声看去,只见船舷边的云雾里,飘着个半透明的小身影:脑袋是圆滚滚的雾团,雾团上还冒着两个小小的雾泡,像在生气;身上的雾絮裹着条粉色丝巾,丝巾被缠成歪歪扭扭的蝴蝶结,挂在雾絮中间,看着特别滑稽;细雾做的小爪子正扯着孙悟空的裤脚,湿痕留在灰色的裤料上,像印了几朵小梅花。
“你这‘棉花精’是谁?敢扯俺老孙的裤子!不想活了?” 孙悟空低头瞪它,毛茸茸的眉毛拧成一团,可那小雾团一点都不怕,反而 “啪” 地把雾泡拍碎,雾水洒在孙悟空的手背上,凉丝丝的。没等孙悟空反应过来,小雾团就化成一缕雾,“嗖” 地钻进他的衣领里,凉丝丝的雾气顺着脖子往下滑,还在他的后背轻轻挠了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