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堂前的风波虽已平息,但那无形中的寒意却愈发刺骨。围观的弟子们散去时,投向萧无涯的目光变得异常复杂,钦佩其临危不乱者有之,同情其屡遭构陷者有之,但更多的,是一种下意识的疏离与审视。
煞气、魔修关联、丹药失窃……无论真相如何,这一连串事件早已在众人心中刻下了一道深深的烙印——靠近萧无涯,便意味着麻烦不断,甚至可能引火烧身。原本因他分享剑术心得而稍有缓和的氛围,再次冻结,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隔阂。
萧无涯沉默地走回自己的木屋,院门在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外界那些探究的视线。他面色平静,但紧抿的唇线和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疲惫,却泄露了内心的波澜。他并不畏惧挑战,但这种永无休止的、来自阴影中的冷箭,以及随之而来的孤立,像是一根根细密的丝线缠绕着他,令人窒息。
他坐到桌前,目光落在窗外。几名原本路过、有说有笑的弟子,在瞥见他窗口的身影时,瞬间收敛了笑容,加快脚步低头离开,仿佛躲避什么瘟神。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不轻不重,带着熟悉的节奏。
“无涯,是我。”林风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一如既往的爽朗,似乎丝毫未受方才事件的影响。
萧无涯起身开门。林风站在门外,手里拎着一小坛酒和两个油纸包,脸上带着笑容,但那笑容在看到萧无涯眼神的刹那,微微收敛,化为了然的坚定。
“怎么?一个人躲屋里琢磨什么呢?天又没塌下来。”林风侧身挤进门,自顾自地将酒菜放在桌上,仿佛回到自己家一般随意,“瞧你这脸色,跟寒潭水泡过似的。别想了,赵乾那点下三滥的招数,一次不成,迟早还会再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他作甚?”
他拍开酒坛泥封,一股清冽的酒香弥漫开来,又利落地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喷香的酱灵牛肉和酥脆的花生米。
“来来来,先吃饭。打了一早上官司,又惊又气,亏空了得补上。”林风递给萧无涯一双筷子,自己先夹了一大块牛肉塞进嘴里,含糊不清道,“这可是我偷偷去山下镇子里买的,味儿正得很,比膳堂那清汤寡水强多了。”
萧无涯看着好友忙碌的身影,听着他絮絮叨叨、故意插科打诨驱散阴霾的话语,心中那层冰冷的硬壳悄然裂开一道缝隙,一股暖流缓缓注入。他没有说话,只是接过筷子,默默地夹起一块牛肉,咀嚼着。食物的香气和友人毫无保留的信任,仿佛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渐渐驱散了那萦绕不散的孤寂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林风脸上的嬉笑慢慢褪去,神色变得认真起来。他放下筷子,目光灼灼地看向萧无涯。
“无涯,”他正色道,“赵乾这次没能得手,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在内门经营日久,资源、人脉远非我们能比。你虽有煞气之利,剑术悟性也高,但终究欠缺系统指引和足够强的对敌手段。总靠本能和基础剑招应对,太过被动,也容易被他找到破绽。”
萧无涯默然点头,这一点他何尝不知。无论是应对赵虎的猛攻,还是秘境中的妖兽,乃至方才面对构陷时的辩驳,他都深感自身所学不足。清虚师父打下的根基无比牢固,但更高深的应用和变化,却需要有人引领。
林风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某种决心,从怀中郑重地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状物事。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层层油布,露出一本纸张明显泛黄、边角多有磨损的古旧线装书册。
书册封面上,以古朴笔墨写着《紫霞剑诀》四个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注解——“外门进阶篇,重意不重力,霞光万千,幻灭一心”。
“这是……”萧无涯目光一凝。他认得这本剑诀,乃是外门藏经阁中较为高深的一门剑术,兑换所需功绩点不菲,且对修炼者悟性要求极高。许多外门弟子倾尽数年积蓄也未必能换得,即便换到,也因不得其法而难以练成。
“这是我林家一位曾祖当年在外门时所用的剑诀注解本。”林风轻轻抚摸着书页,眼中流露出几分怀念与敬意,“并非原版剑谱,而是他老人家修炼《紫霞剑诀》数十年间,将自己的所有心得体会、运气法门、发力技巧,乃至每一个变招的应对和破解之法,都密密麻麻记录在了这本手札上。”
他将书册推向萧无涯:“你看这里,”他指向一页画着小人运剑图的旁边,那里用极细的笔触标注着:“气出丹田,过璇玑,至劳宫,需含而不发,待剑势将老未老之际,陡然迸发,方有霞光乍现之效。”
又翻到另一页,注解道:“此式‘霞飞漫天’,看似铺天盖地,实则核心仅有三点,破其一点,则全局皆散。核心点位依对手灵力属性、出手习惯而异,需以灵识瞬息辨之…”
书中此类注解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每一招每一式,甚至包括了对常见对手招数的预判和反制策略。这已不仅仅是一本剑诀,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剑修毕生实战经验的浓缩精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