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震海集团总部,“星路启明”计划核心实验区。
这里安静得能听到仪器低沉的嗡鸣和空调送风的细微声响。巨大的环形屏幕上不再是浩瀚的星空图,而是布满了令人头皮发麻的复杂公式、不断闪烁跳动的能量曲线和三维结构模型。空气中漂浮的全息影像,展示着某种奇异晶体的原子结构和能量流动的模拟路径,光芒流转,如梦似幻。
陈远、苏晚晴和艾文博士(通过全息投影)站在中央控制台前,三人脸上都带着不同程度的凝重。
陈远依旧穿着那身深色工装,眉头紧锁,双手撑在控制台边缘,盯着屏幕上一条令人绝望的红色曲线。那是启动一次最小规模“星路”跳跃所需的能量估算,那数字高得离谱,像一座望不到顶的巨山,拦在面前。
苏晚晴换上了一身更显专业的白大褂,但依旧难掩其下的优雅气质。她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指尖快速滑动着手中的电子平板,上面列满了各种现有和理论上的能源技术,旁边标注着它们的最大输出功率和局限性,与屏幕上的需求数字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她的脸色有些苍白,是连续熬夜和巨大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艾文博士的投影看起来更加狂野了,头发像被电过一样炸开,眼睛里布满血丝,但闪烁着不服输的倔强光芒。他正在激动地比划着:
“不行!不行!完全不行!”他几乎是在吼叫,声音因为激动和远程传输而有些失真,“裂变堆?笨重、低效、核废料处理更是噩梦!聚变?别说商业用的托卡马克装置像个体育馆那么大,就算是最新的激光惯性约束,也远远达不到我们需要的能量密度和瞬间爆发力!至于什么反物质……那玩意儿现在实验室里造一克的成本够买下半个欧洲,而且存储和控制更是天方夜谭!”
他挥舞着手臂,指向屏幕上的能量需求曲线:“看看这个数!想要安全稳定地激活并维持哪怕最短距离的‘星路’通道,我们需要的是奇迹!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一种能量来源!”
陈远沉默着,脸色阴沉。他深知艾文博士虽然疯狂,但在技术上从不夸大其词。这座能源大山,比想象中更难翻越。
苏晚晴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提出建议:“如果我们暂时放弃大规模跳跃,只专注于能量本身的研究呢?比如,先不考虑传送物体,只追求产生足够强度的能量场?或者,像我们那个小装置一样,只实现极小规模的效应?”她指了指实验室角落那个还在微弱运行、悬浮着一根羽毛的能量场发生器。
艾文博士用力摇头:“那没有意义!苏总!能量场和跳跃本身是一体的!就像你想点亮一个灯泡,却不去发电,只想着怎么让灯丝更漂亮一样!核心是能量!巨大、稳定、可控的能量!”
他猛地调出另一组数据,是那块从北冰洋带回的奇异矿石的放大分析图。“看这里!这种物质的原子结构极其特殊,它在能量场中更像是一个……一个‘放大器’或者‘共鸣器’,而不是‘发电机’!它能把输入的能量以极高的效率转换成我们需要的形式,但它本身不产生能量!我们需要先找到能喂饱它的‘粮食’!”
实验室里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问题又回到了原点——能量从哪里来?
陈远的目光从屏幕上移开,缓缓扫过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公式和模型,最后定格在窗外。海城的天空灰蒙蒙的,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他知道,不能坐以待毙。敌人不会停下脚步,林老的底蕴也经不起再次挥霍。
他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打破了沉默:“常规的路走不通,那就找非常规的路。”
他对苏晚晴说道:“晚晴,立刻调整方向。成立一个独立的‘先进能源项目组’,由你直接牵头。不要局限于现有的、成熟的能源公司和技术。”
他条理清晰地下达指令:
“第一,全球范围内,搜索所有研究‘冷核聚变’、‘零点能’、‘真空能量提取’这类……边缘甚至被视为伪科学的理论和实验团队。不管他们多冷门,多被主流排斥,只要有一丝理论基础和实验现象,都列入接触名单。我们要的是可能性,不是认可度。”
“第二,重点关注材料科学领域,特别是超导、能量存储和转换材料的最新突破。看看有没有可能造出更高效的‘能量电池’,哪怕只能储存一瞬间的巨量能量。”
“第三,秘密接触那些顶级大学里郁郁不得志的天才,或者大公司里因为研究方向太超前而被搁置的怪才。告诉他们,震海愿意为他们提供无限的资金和支持,只要他们能拿出颠覆性的想法。”
“第四,利用伊莎贝拉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洲的渠道,看看能不能接触到欧盟或瑞士那些顶级粒子实验室里非公开的研究成果,或者……挖到几个真正顶级的专家。”
苏晚晴快速记录着,眼神越来越亮。陈远的思路跳出了常规的框架,虽然风险极大,但却是在绝境中开辟新路的唯一方法。这需要极大的魄力和眼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