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皓沉吟片刻,道:“未必不能用。既然知道了干扰源和干扰机理,或可尝试‘抵消’或‘屏蔽’这种干扰。”
他再次操作“七代目”,快速计算着那种干扰频率的特性,然后对钱长老道:“请取一些‘静心草’、‘无根水’和‘空冥石粉’来。”
钱长老虽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刻让人取来。
凌皓将静心草研磨成粉,与无根水混合,再加入微量空冥石粉,以其独特的精神力引导,在地上刻画了一个小巧而复杂的临时阵法符文。
“将此阵符置于丹室中央,每三个时辰更换一次静心草粉。此阵可散发一种中和波动,有效屏蔽掉暖玉砖的干扰频率。”凌皓解释道,“先小规模试炼一炉看看效果。”
钱长老将信将疑,但还是立刻安排一位丹师照做。
当新的丹炉再次升起,在阵符的作用下,那种微弱的干扰波动果然被大幅抑制了!几个时辰后,丹成开炉!
一股纯正浓郁的丹香扑面而来!丹药圆润光泽,能量稳定!
那位丹师迫不及待地取出一颗检验,片刻之后,激动地大叫起来:“成了!药效稳定!是上品筑基丹!”
“真的成了?!” “太好了!” 丹室内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困扰他们多日的噩梦,竟然被凌皓如此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钱长老激动得老脸通红,紧紧抓住凌皓的手,声音都在颤抖:“凌师侄!大恩不言谢!你可是救了我丹堂,救了老夫啊!从今往后,丹堂库房对你敞开!需要什么药材,尽管拿!”
凌皓微微一笑:“长老言重了,分内之事。不过,此事也提醒我们,炼丹之道,亦需关注环境能量的细微变化。或许,丹堂可以考虑引入一套环境能量实时监测系统。”
“引入!必须引入!”钱长老此刻对凌皓已是心悦诚服,“就按师侄你说的办!需要什么,丹堂全力配合!”
经此一役,凌皓和他的“科学检测”之名,彻底在丹堂打响。消息很快传开,连器堂、阵堂等其他堂口都大为震动,开始暗中打听这种新奇的手段。
凌皓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太久,他很快又回到了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之中。
在指导承钧修炼的过程中,他越发意识到一个问题:修行,并非仅仅是吸收灵气、运转功法那么简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承载一切力量的容器和基础。尤其是承钧这种需要重塑根基的情况,对“后勤保障”的要求更高。
“师尊,我感觉最近修炼之后,特别容易饿,而且有时候会莫名感到某一属性的灵气有些匮乏感。”承钧在一次训练后汇报着自身的感受。
凌皓看着“七代目”上承钧的能量代谢数据,点了点头:“很正常。你的五行循环初步建立,对能量的需求和消耗模式发生了改变。过去是内耗,吃进去的能量大部分浪费了。现在是有效利用,但同时也对能量来源的‘均衡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的灵谷粥,已经无法满足你的身体需求了。”
他拿出炭笔,又开始写写画画。
“修行,如同建造高楼,根基至关重要。而夯实根基,离不开‘炼精化气’。”凌皓一边写一边解释,“‘精’从何来?一部分来自先天元气,另一部分,则来自后天的饮食滋养!许多修士只重‘气’的修炼,却忽视了‘精’的补充,导致根基虚浮,后期进阶困难。”
“因此,科学化的修炼,必须配套科学化的营养方案!根据你的灵根属性、修炼进度、身体实时数据,为你量身定制‘灵食配方’,确保能量摄入的充足、均衡、且易于吸收转化!”
承钧听得目瞪口呆:“吃…吃饭也有这么多讲究?”
“当然!”凌皓肯定道,“不同的灵食,蕴含的灵气属性和能量密度不同。比如火棘果富含火灵气,但性燥,不宜多食;白玉藕蕴含水土灵气,性平温和,利于吸收;金须鱼血肉蕴含金水灵气,能强壮筋骨…”
他如数家珍,将各种常见灵食的能量特性一一道来,仿佛在分析化学试剂成分表。
“你的情况特殊,五行需平衡。因此,你的灵食配方,不能偏向任何单一属性,而需五行俱全,且比例需根据你每日训练消耗和数据反馈进行动态调整!”
凌皓很快设计出了一份详细的《承钧专属五行平衡灵食配方(初版)》,里面详细规定了每天各种灵食的种类、分量、烹饪方式(甚至包括火候和时间,因为不同的烹饪方式会影响能量活性和吸收率),以及进食的时间点(最好在训练后半个时辰内,此时身体吸收效率最高)。
配方复杂得让承钧头皮发麻,比如:“辰时正,灵米饭三两(需用无根水蒸煮),配清蒸金须鱼肉二两(去刺,佐以微量姜丝调和),白灼青玉菜二两(三息即可,保持脆嫩),餐后饮用三百年份温性玉髓浆一小杯(温度四十度为宜)…”
这哪里是吃饭?这简直是做化学实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