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和经验,无法量化,不可重复,才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凌皓淡然回应,“而‘丹控一号’,能将一切变化转化为数据,进行最优计算和反馈。周师兄敢不敢比,一试便知。”
“比!为何不比!”周霖怒吼道,“我今天就要让你输得心服口服!让你知道,丹道不是你这等哗众取宠之徒可以玷污的!”
两人之间的火药味浓到了极点。
很快,两座制式相同的青铜丹炉被安置好,地火引燃。材料被分别送入两个丹炉。
周霖深吸一口气,走到自已的丹炉前,神色变得肃穆起来。他先是净手焚香,对着丹炉行了一礼,然后才屏息凝神,将手掌按在炉壁的控火法阵上,开始缓缓输入灵力,感知并引导着地火。
他的动作沉稳老练,充满了仪式感,一看便是沉浸此道多年的老师傅。地火在他精准的操控下,平稳地燃烧起来,炉温开始缓缓上升。
众弟子纷纷点头,露出钦佩之色。这才是正统的炼丹大师风范!
反观凌皓这边,画风就截然不同了。
只见他将那几个“小蜘蛛”执行机构安装在了丹炉的控火法阵和几个关键节点上,然后将数根金属探头通过炉壁预留的观察孔(临时加开)小心翼翼地探入炉内不同深度,最后将所有这些都连接到了“丹控一号”上。
“丹控一号”的屏幕亮起,开始显示出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和曲线图:炉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曲线、热量分布云图、甚至还有根据药液状态反推的能量反应速率曲线…
凌皓则像是个操作员,坐在“丹控一号”前,时不时扫一眼屏幕,然后快速地在核心玉板上输入一些指令,调整着参数。
整个过程,冷静、机械、充满了“非人”的质感。毫无炼丹应有的“艺术感”和“仪式感”。
孙长老和周霖等人脸上鄙夷之色更重。这算什么炼丹?简直如同儿戏!
比试正式开始!
辟谷丹的炼制过程相对简单,主要分为:预热投药、化液提纯、药性融合、凝丹定型、温养出炉 几个阶段。
周霖全神贯注,时而闭目感应炉温,时而快速打入法诀微调火候,时而掀开炉盖一丝缝隙,凭借药香判断进程。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经验带来的自信。炉火在他操控下,虽然仍有细微波动,但整体平稳。
而凌皓这边,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丹控一号”的屏幕上,数据疯狂滚动。
“警告:炉底区域温度偏高3.7度,建议降低地火输出1.5%。” “检测到凝露草药性开始活化,能量反应速率提升,建议将炉腹中部温度维持在当前值,持续120息。” “茯苓与黄精药液融合界面出现轻微能量梯度,建议施加每秒一次的微震荡压力,促进混合。” ……
凌皓根据屏幕提示,快速输入指令。执行机构精准动作,地火大小、炉内微压发生着极其细微却频繁的调整。
他的丹炉内部,热力分布均匀得可怕,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力场在精心调控着每一寸空间的温度。药液的能量反应平稳而高效地进行着,各种药性在最佳的温度和压力下被激发、融合,浪费极少。
时间一点点过去。
周霖的额头渐渐渗出了细汗。辟谷丹虽然简单,但要炼出上品,也需要极高的专注和细微操控。他感觉今天的状态似乎不错,炉内药香纯正,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但偶尔,他也会闪过一丝疑惑,为什么旁边凌皓那个丹炉,几乎听不到任何法诀调动的灵力波动,也闻不到什么药香逸散?(因为密封和能量利用效率高)
很快,到了最关键“凝丹定型”阶段!
周霖精神高度集中,双手掐诀如飞,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既要保证药液凝聚,又要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焦糊。他根据以往无数次的经验,感受着炉内那微妙的能量变化,寻找着那个最佳的凝丹点。
就是现在!他眼中精光一闪,一道凝丹法诀打入!
炉内光芒一闪,药香内敛!
成了!周霖心中一喜,长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他有九成把握,这一炉成丹率不会低于八成,且品质至少是中品!
他得意地瞥向旁边的凌皓。
却见凌皓依旧老神在在地坐在那里,看着屏幕,手指轻轻一点。
“凝丹条件满足,执行最终凝丹程序。压力提升百分之五,温度瞬时降低十度,维持三息。”
执行机构无声运作。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有炫目的法诀,没有紧张的操作,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步骤。
周霖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装!继续装!等开炉验丹,看你怎么哭!
又过了片刻,温养时间结束。
两座丹炉,同时熄火。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目光灼灼地盯着两个丹炉。决定胜负的时刻,到了!
“开炉吧。”孙长老沉声道,他已经迫不及待要看到凌皓惨败的模样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