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赤子归乡赴国难,十亿微光暖叙利亚
清华园的六月,梧桐树叶绿得发亮,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毕业典礼的红毯上,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莱拉穿着一身学士服,流苏垂在耳边,手里捧着公益慈善专业的毕业证书,眼里闪着既激动又坚定的光——今天,她要从这里毕业,然后踏上回家的路。
“莱拉!恭喜毕业!”林晚和陆哲快步走过来,手里捧着一束用光伏丝线编织的向日葵,花瓣上的微型芯片在阳光下闪着微光,“这是张瑶特意给你做的,既能当装饰,晒晒太阳还能给手机充电,路上能用得上。”
莱拉接过花,紧紧抱住林晚:“晚晚姐姐,谢谢你们来送我。”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要回叙利亚了,就像当年你妈妈帮我一样,我要帮我的国家。”
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围了过来,有人递上祝福的卡片,有人拍着她的肩膀鼓励。莱拉的导师感慨道:“莱拉是我教过最有韧性的学生,从索马里难民营到清华毕业,现在还要回叙利亚做公益,这份初心太难得了。”
莱拉举起毕业证书,对着大家深深鞠了一躬:“这几年,我在清华学了公益管理、项目运营,跟着晚晚姐姐跑遍了中国的公益项目,见证了晚晴基金怎么用‘赋能’改变一个个家庭。现在,我要回叙利亚,建一个像晚晴基金一样的公益组织,帮我的国家走出战乱的阴影。”
她的目光扫过林晚、大姑、张瑶,语气格外坚定:“叙利亚有太多孩子失去了家园,没学上、没饭吃;有太多妇女失去了亲人,只能独自支撑家庭;还有太多地区因为战乱,连基本的电力和干净的水都没有。我要像晚晚姐姐帮我那样,给孩子们建学校,给妇女们提供技能培训,给贫困地区带去光伏能源,让我的国家慢慢好起来。”
大姑拉着莱拉的手,眼眶红红的:“好丫头,大姑支持你!当年你在索马里光伏小学读书的样子,大姑还记着呢,现在你长大了,能帮自己的国家了,大姑真为你骄傲!”她从包里掏出一个绣着光伏板图案的荷包,“这里面装着咱光伏站的幸运符,带着它,一路平安,公益路上也顺顺利利的!”
张瑶笑着说:“莱拉,我已经设计好了一批适合叙利亚孩子的光伏校服,又轻便又能发光,晚上走路安全,还能给小电器充电,我已经让人生产了,后续会运到叙利亚给你送去!以后你的公益组织要搞文化活动,我也给你设计非遗光伏服饰,让孩子们感受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能用上清洁能源!”
陆哲点点头:“叙利亚的战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我们会帮你对接全球光伏联盟的资源,给你送去最急需的光伏设备,让学校和社区先通上电。”
林晚看着莱拉坚定的眼神,想起了当年自己接手星辰时的样子,心里满是感动和认可:“莱拉,你的初心和勇气,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晚晴基金当年能帮到你,现在也一定会支持你。”她顿了顿,语气真诚,“我代表晚晴基金,给你的公益组织捐赠10亿元,用于建学校、采购光伏设备、开展技能培训——你尽管放手去做,我们都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10亿?”莱拉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难以置信,“晚晚姐姐,这太多了……”
“不多。”林晚摇摇头,握住她的手,“公益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事。当年你妈妈把你托付给我们,现在你要回去帮自己的国家,我们怎么能不支持?这10亿,是晚晴基金的心意,也是全球光伏联盟的支持,更是无数被你感动的人的祝福。”
莱拉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紧紧抱住林晚,声音哽咽:“谢谢晚晚姐姐,谢谢大家……我一定会好好利用这笔钱,建更多的学校,帮更多的人,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毕业典礼结束后,莱拉没有停留,直接收拾行李,踏上了前往叙利亚的航班。飞机上,她看着窗外的云层,手里紧紧攥着大姑送的荷包和林晚送的光伏向日葵,心里满是憧憬和决心。她想起当年在索马里难民营,苏晴阿姨给她带来上学的机会;想起在清华的课堂上,老师教她公益项目的运营方法;想起跟着林晚去甘肃山区,看到光伏小学里孩子们明亮的眼睛——这些画面,都成了她前进的动力。
十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走出机场,莱拉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心里百感交集。曾经繁华的街道,还有战乱留下的痕迹,路边偶尔能看到流离失所的难民,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眼神里满是迷茫。
“莱拉!”不远处,几个年轻人举着写有她名字的牌子,激动地挥手。他们是莱拉的同学和朋友,也是和她一样,想要为国家做点事情的年轻人。
“好久不见!”莱拉跑过去,和他们紧紧拥抱。
“我们都听说你要回来建公益组织,都想跟着你一起干!”其中一个叫卡里姆的年轻人说,“我学的是建筑设计,能帮你建学校;她叫阿米娜,学的是教育,能给孩子们上课;还有穆罕默德,学的是电气工程,能帮你安装光伏设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