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拉看着身边志同道合的伙伴,心里暖暖的:“太好了!有你们在,我更有信心了!我们的组织就叫‘叙利亚曙光基金’,像晚晴基金一样,用善意和赋能,给叙利亚带来曙光!”
接下来的日子里,莱拉和伙伴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先在大马士革郊区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作为“叙利亚曙光基金”的临时办公室。白天,他们顶着烈日,走遍叙利亚的各个城市和乡村,调研需要帮助的人群;晚上,他们在临时办公室里熬夜制定项目计划,灯光昏暗,就用林晚寄来的微型光伏灯照明。
莱拉第一时间联系了林晚,通过视频展示了他们的工作:“晚晚姐姐,你看,这是我们的临时办公室,虽然简陋,但我们都很有干劲。我们调研发现,叙利亚有很多孩子因为战乱失学,还有很多妇女没有收入来源,我们想先建两所光伏小学,再开展妇女技能培训,教她们刺绣、编织,然后通过晚晴基金的渠道,把她们的手工艺品卖到中国,让她们能养活自己和家庭。”
林晚看着视频里莱拉晒得黝黑的脸,眼里满是心疼和骄傲:“莱拉,你们做得很好!光伏小学的建设,我已经让星辰科技的工程师团队出发了,他们会带着柔性光伏膜和储能设备,帮你们把学校建得又安全又亮堂。妇女技能培训需要的材料和师资,我们也会尽快安排,手工艺品的销售渠道,张瑶已经在对接国内的电商平台了,你放心!”
几天后,星辰科技的工程师团队抵达叙利亚,带着大量的柔性光伏膜、微型光伏灯和储能设备。莱拉和伙伴们跟着工程师们一起,在大马士革郊区和阿勒颇分别选址,开始建设光伏小学。
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资金短缺(虽然林晚捐了10亿,但后续还有很多开销)、建材运输不便、部分地区还有战乱的风险……但莱拉没有放弃。她一边和当地政府沟通,争取支持;一边联系全球光伏联盟的伙伴,寻求帮助;一边给当地的居民做工作,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既能拿到报酬,又能学到技能。
当地的居民被莱拉的真诚和坚持打动,纷纷加入建设队伍。一位失去儿子的老人,每天都来工地帮忙搬砖、和水泥,他说:“莱拉是个好孩子,她想让我们的孩子有学上,我们一定要支持她!”一位年轻的母亲,主动承担起给工人们做饭的任务,她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以后能在光伏小学里读书,能用上干净的水、明亮的灯,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两个月后,两所光伏小学顺利建成。学校的屋顶贴满了柔性光伏膜,教室的窗户上装着光伏玻璃,既能采光,又能发电;教室里的灯光、投影仪,都是用光伏能源供电;学校里还建了光伏海水淡化站,解决了师生的饮水问题。
开学那天,孩子们穿着张瑶设计的光伏校服,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校服的领口绣着“曙光”二字,用光伏丝线绣成,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校服的口袋里还嵌着微型光伏芯片,能给儿童手表充电。孩子们坐在亮堂的教室里,看着黑板上的投影仪,眼里满是好奇和兴奋。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亮的教室!”一个小男孩拉着莱拉的手,笑着说,“以后我再也不用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作业了!”
莱拉蹲下来,摸了摸小男孩的头,眼里满是欣慰:“以后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像晚晚姐姐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美好。”
与此同时,妇女技能培训也顺利开展起来。莱拉请来了中国的刺绣老师和当地的编织艺人,教妇女们刺绣、编织。教室里同样装着光伏灯,晚上也能上课;妇女们制作的手工艺品,通过张瑶对接的电商平台,卖到了中国和全球各地,每个月都能拿到稳定的收入。
一位叫法蒂玛的妇女,曾经因为战乱失去了丈夫,独自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十分艰难。参加技能培训后,她学会了刺绣,每个月能赚不少钱,不仅能给孩子买课本、买衣服,还能给家里添置家具。她激动地对莱拉说:“谢谢你,莱拉!是你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让我能挺直腰杆养活我的孩子!”
莱拉把这些画面拍成视频,发给林晚和大家。视频里,孩子们在光伏小学里读书、玩耍,妇女们在技能培训教室里认真学习,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
林晚看着视频,心里满是欣慰。她给莱拉回视频:“莱拉,你做得太棒了!‘叙利亚曙光基金’已经初见成效,以后我们会继续支持你,建更多的光伏小学,开展更多的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叙利亚人受益。”
陆哲也在视频里说:“我们已经和联合国公益组织对接好了,他们会给‘叙利亚曙光基金’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让你们的公益项目能覆盖更多的地区。”
大姑拿着手机,对着视频里的莱拉说:“好丫头,大姑为你骄傲!等你那边稳定了,大姑要去叙利亚看你,教你们的妇女们安装光伏设备,让她们不仅能做手工艺品,还能成为光伏技术员,赚更多的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