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给三国人物搞个深藏不露排行榜,司马懿敢认第二,估计没人敢认第一。这老哥一辈子都在演:装病、装傻、装孙子,直到最后一刻才掀桌子亮底牌。《晋书》里说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翻译过来就是:表面上人畜无害,肚子里全是算计,套路比连环计还多。
曹操、刘备、孙权斗了一辈子,最后江山归了司马家,说起来全靠司马懿这字诀。今天咱就来扒一扒这位三国终极赢家的逆袭剧本,看看他是怎么从曹操手下的小秘书,一步步混成西晋开国皇帝他爹的。
司马懿出身河南温县的司马家族,搁现在就是标准的官N代。他爹司马防是东汉的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大哥司马朗已经在曹操手下当差。按说这条件,司马懿早该出来混官场,可他偏不——年轻的时候,他觉得曹操是赘阉遗丑(太监的干孙子),不想屈就,居然装了七年病。
《晋书》里记载这事儿特有画面感: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风痹就是半身不遂,听起来挺严重。曹操多精啊,哪肯信?派人夜里去查探,结果看见司马懿直挺挺躺在床上,跟真瘫了一样,一动没动。
这演技,放在今天至少得拿个金马奖。可装病这事儿,最怕出意外。有一天司马懿晒书,突然下大雨,他情急之下忘了自己是,起身就去收书,正好被家里一个丫鬟看见了。他老婆张春华也是个狠人,怕丫鬟泄密,直接拔刀把人杀了。司马懿一看:嚯,这媳妇比我还能藏!打这儿起,夫妻俩算是绑在了一条船上。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当了丞相,又想起司马懿这号人,直接放话:不来上班?那就把他绑过来!司马懿掂量了一下,觉得再装下去可能真要被砍,这才出山,当了曹操的文学掾,差不多就是秘书兼顾问。
刚入职的司马懿,表现得比谁都乖巧。曹操让他教曹丕读书,他就天天围着曹丕转,把未来的魏文帝哄得团团转;曹操问他军国大事,他就说丞相说得对,偶尔提个建议还都恰到好处。就这么着,他硬是把心机深沉藏成了稳重可靠。
曹操这人疑心重,尤其到了晚年,看谁都像要谋反。司马懿这么有本事,自然也被盯上了。《晋书》里说曹操闻有狼顾相,特意测试了一下:让司马懿往前走,然后突然喊他回头,结果司马懿面正向后而身不动,跟狼一样能转头不转身子——这在相术里是狼子野心的象征。
曹操心里咯噔一下,私下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意思是这小子迟早要搞事,你得防着点。可曹丕这时候已经被司马懿哄得服服帖帖,天天帮他说好话,硬是把这事儿压了下去。
司马懿也知道曹操对自己不放心,于是开启了疯狂加班模式。别人上班摸鱼,他天天996;别人争功抢赏,他说都是领导指导得好;甚至连曹操征讨张鲁的时候,他还不忘递上《取汉中策》,建议趁势打四川,可惜曹操没听(后来刘备占了汉中,曹操肠子都悔青了)。
最绝的是他的不粘锅属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吓得想迁都。司马懿站出来说:于禁被淹是天灾,不是打仗不行,迁都反而显得咱怂。不如联合孙权,让他从背后捅关羽一刀。这主意帮曹操解了围,可事后论功,他半句不提自己,全推给曹操。
就这么着,司马懿在曹操手下混了十二年,愣是没让人抓住把柄。曹操到死都没撤他的职,不是因为信任,而是实在挑不出错——这大概就是职场最高境界:让老板觉得你有用,又觉得你没威胁。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司马懿的春天总算来了——当年天天陪太子读书的付出,这会儿全成了政治资本。曹丕一上台,就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成了核心班子成员。
这时候的司马懿,开始露出点锋芒了。曹丕要篡汉称帝,他举双手赞成;曹丕率军伐吴,他留守许昌,把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连曹丕的陵墓选址、制度设计,都让他一手操办。《晋书》里说曹丕对他每与大谋,辄有奇策,简直把他当诸葛亮用了。
有个小故事能看出俩人的关系:曹丕伐吴时,司马懿留守,曹丕特意下诏: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意思是我不管去哪儿,家里的事儿全归你管。这信任度,堪比刘备对诸葛亮。
可司马懿这人,就算受宠也不飘。曹丕赏赐他良田美宅,他说臣无功不敢受;给他升官,他就推辞个三五次再接受。曹丕临终前,把曹叡托付给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还拉着司马懿的手说: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这托孤的场面,跟白帝城刘备托孤简直一模一样,可司马懿后来的操作,就跟诸葛亮差远了。
曹丕死后,曹叡继位,就是魏明帝。这时候司马懿才算真正独当一面,而他的对手,正是诸葛亮。这俩人的较量,堪称三国最精彩的智力对决,只不过司马懿的策略就一个字: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