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三年(1080年)八月,宋神宗正式启动官制改革,向天下颁布了《寄禄格》。这次改革的核心是精简办事机构、减少官员层级、裁汰冗员、提高办事效率。旨在解决官员虚职多实职少的弊端,使官员名实相符、有职有权,同时统一官员的薪俸,加大对官员的考核。
元丰改制同样声势浩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弊端,比如恢复宰相三省制,使得办事过程变得复杂;改制后入仕途径众多,冗官的源头并未堵塞,且只对文官进行了整顿,武官及其它官阶未做改革。
然而,宋神宗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去完善这些改革了。在西北边境的战事中,宋军屡次失利,这对宋神宗的精神造成了沉重打击。他一心想要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收复失地,可现实却一次次让他失望。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二月,宋神宗一病不起,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在多年的变法和战事压力下被彻底拖垮。大臣王珪等人劝他早立太子,宋神宗立第六子赵佣为太子,改名赵煦。在生病期间,朝政大事暂由皇太后处理。
同年三月,这位年仅三十八岁的皇帝驾崩于福宁殿,葬于永裕陵。他的一生,都在为改变北宋的命运而努力,却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死后,初谥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经过多次增谥、改谥,最终谥号为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庙号“神宗”。
《宋史》评价宋神宗:“天性孝顺友善,侍奉宋英宗和皇太后,会一整天站着,就算是酷暑或是严寒,都是如此。即位以后,小心谦恭,尊重宰相大臣;诏求直言劝谏,考察民间疾苦,抚恤丧失父母的孩子,奉养年纪高迈的老人,救济贫困家庭。不大兴土木兴修宫室,不嗜好游山玩水。励精图治,将大有一番作为。”然而,他的改革过于激进,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在旧势力的强烈反对下,最终功亏一篑。
宋神宗赵顼,他是一位有抱负、有理想的皇帝,却也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挣扎的孤独者。他的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勇气和决心,却永远铭刻在了北宋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后人不断研究和探讨的对象。
参考《宋史》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