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姻助霸业,凤冠初戴意飞扬。
一朝色衰恩先断,万里宫寒泪未央。
四子难留君心改,百僚空叹旧情亡。
云台不见红颜影,独向青灯忆故王。
在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人生剧本里,有两个女人的戏份最重——一个是让他说出“娶妻当得阴丽华”的白月光,另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女主角郭圣通。如果说阴丽华是刘秀心甘情愿的“爱情剧本”,那郭圣通就是他不得不选的“事业剧本”。可惜这事业剧本演到最后,还是成了悲剧。她从助力刘秀登基的“合伙人”,到被废黜的皇后,再到东汉唯一一位“王太后”,一生像坐过山车,起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疼。
要聊郭圣通,得先从刘秀的“创业低谷期”说起。公元23年,刘秀刚打完昆阳之战,正准备跟大哥刘演一起大展拳脚,结果大哥被更始帝刘玄给杀了。刘秀吓得大气不敢喘,只能装孙子,主动申请去河北“招抚”——说白了就是被排挤到偏远地区,手里没兵没权,跟流放差不多。
当时的河北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到处都是割据势力,有个叫王郎的还自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在邯郸称帝,悬赏十万户要刘秀的脑袋。刘秀带着几个随从在河北东躲西藏,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几次差点被王郎的人抓住,堪称“东汉版绝地求生”。《后汉书·光武帝纪》里写他当时的惨状:“晨夜兼行,蒙犯霜雪,天时寒,面皆破裂。至呼沱河,无船,适遇冰合,得过,未毕数车而冰解。”连过河都得靠老天爷赏脸结冰,可见有多狼狈。
就在刘秀快撑不下去的时候,他遇到了人生中的“转机”——真定王刘扬。刘扬是河北的老牌宗室,手里有十万大军,是王郎和刘秀都想拉拢的对象。刘秀派人去游说刘扬,刘扬倒是看得明白,觉得刘秀比王郎靠谱,但也不白帮忙,提了个条件:想让我出兵?行,先娶我外甥女郭圣通。
郭圣通可不是普通姑娘,她出身真定郭氏,是当地的豪门望族,父亲郭昌早逝,但母亲是刘扬的亲妹妹,妥妥的“宗室+豪强”双重背景。刘扬把她嫁给刘秀,说白了就是“政治联姻”,用外甥女的婚姻换刘秀的承诺,以后跟着刘秀混,郭家也能鸡犬升天。
刘秀当时啥情况?前有追兵后无退路,要是不答应刘扬,别说当皇帝了,能不能活过明天都难说。至于他心里的白月光阴丽华,早就被他娶回南阳老家了,但现在远水救不了近火。一边是爱情,一边是活命和事业,换谁都会选后者。于是刘秀一口答应,亲自去真定王府迎亲。
这场婚礼办得相当风光,刘扬不仅送了郭圣通丰厚的嫁妆,还当场拍板出兵帮刘秀打王郎。《后汉书·皇后纪》里记载:“世祖遂纳后,与俱击邯郸,破之。”就这么着,郭圣通成了刘秀的第二任妻子,也成了他平定河北的“敲门砖”。婚后的郭圣通表现得很懂事,没因为自己是“政治联姻”就闹脾气,反而跟着刘秀南征北战,有时候刘秀打仗去了,她还得帮忙照顾随从的家眷,妥妥的“贤内助”人设。
更重要的是,郭圣通很快就给刘秀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疆。这对刘秀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他之前跟阴丽华结婚好几年,一直没孩子,现在有了长子,不仅稳定了军心,还让刘扬等河北豪强更放心地支持他。毕竟在古代,“母凭子贵”的同时,“子也凭母贵”,刘疆身上流着真定郭氏和刘氏宗室的血,河北的势力自然更愿意拥护刘秀。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当了皇帝,就得立皇后了,这时候问题来了——该立原配阴丽华,还是立帮自己打下江山的郭圣通?
刘秀心里其实是偏向阴丽华的。当年他没发迹的时候就说过“娶妻当得阴丽华”,现在功成名就了,自然想让心爱的女人当皇后。于是他派人去南阳,把阴丽华接到洛阳,准备册立她为皇后。
可阴丽华也是个聪明人,她刚到洛阳就知道了郭圣通的情况——人家不仅是刘秀的“患难夫妻”,还生了长子刘疆,背后还有真定郭氏和河北豪强的支持。要是自己当了皇后,郭圣通那边肯定不乐意,河北的势力说不定会因此叛乱,刚建立的东汉就会陷入危机。于是阴丽华主动找到刘秀,哭着说:“皇后之位不能给我,郭贵人跟着陛下受苦,还生了皇子,她才更适合当皇后。”《后汉书·皇后纪》里原文是:“帝以后雅性宽仁,欲崇以尊位,后固辞,以郭氏有子,终不肯当,故遂立郭皇后。”
阴丽华这一招“以退为进”,不仅博得了“贤德”的名声,还帮刘秀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刘秀本来还在纠结,见阴丽华这么懂事,也就顺水推舟,册立郭圣通为皇后,立长子刘疆为太子,封阴丽华为贵人。
郭圣通终于当上了皇后,按理说应该高兴才对,可她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她知道刘秀对阴丽华的感情不一般,现在阴丽华虽然没当皇后,但刘秀天天往阴丽华宫里跑,对她却越来越冷淡。有时候她想跟刘秀说说心里话,刘秀要么说“国事繁忙”,要么就干脆找借口躲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