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内昏暗的经堂里,年迈的住持接过艾琳带来的残片,枯瘦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褪色的纹路。他沉默良久,突然用藏语对身旁的小喇嘛说了什么。
小喇嘛匆匆离去,回来时捧着一个裹满经幡的木匣。住持念了段经文,才缓缓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卷泛黄的羊皮纸,展开后竟是一幅精细的织物图样,旁边密密麻麻写满古老的文字。
这是...羊羽的声音有些发抖。
《织造明镜》,住持用生硬的汉语说,吐蕃王朝的纺织秘法,文成公主带来的工匠所着。
艾琳的双手悬在图样上方,不敢触碰:这上面的文字...是失传已久的吐蕃工匠体藏文!
卓玛凑近看去,羊皮纸上清晰绘制着十六层染色的工序图,每种颜色旁都标注着某种高山植物的名称。最令人震惊的是右下角的纹样图——那展翅欲飞的凤凰轮廓,与羽夕纹几乎一模一样!
这里写着,住持指着图样边缘的小字,霞光为经,冰丝为纬,织就天衣
羊羽突然从背包里取出冰蚕丝样本,放在羊皮纸旁对比。在经堂摇曳的酥油灯下,两者呈现出完全一致的特殊光泽。
我们需要立即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艾琳飞快地拍摄着照片,这是证明传统工艺连续性的铁证!
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知识产权委员会的专家们正传阅着卓玛团队提交的证据。罗伦佐的律师团坐在对面,脸色越来越难看。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0条,主持会议的印度裔专家推了推眼镜,传统知识应当受到特别保护。这份吐蕃时期的文献足以证明,冰蚕丝的光敏特性及其纺织工艺,至少已存在1300年历史。
罗伦佐突然站起来:但我们的专利针对的是工业化生产的改良工艺!
是吗?卓玛向技术官点头示意。大屏幕上播放出一段偷拍视频——罗伦佐的研发主管正得意地炫耀:我们从中国弄来的那些冰蚕丝样本才是关键...
会场一片哗然。Celeste的代表立即起身宣布终止与罗伦佐的所有合作,并转向卓玛:我们愿意以原价三倍的价格,独家代理传统工艺认证的羽夕纹系列。
卓玛望向坐在旁听席的张师傅和林夕,老织工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摄影师则做了个的手势。
感谢厚爱,卓玛平静地说,但我们决定成立丝路霓裳非营利基金会,所有传统工艺将向全球手工艺人开放教学。当然,她看向Celeste代表震惊的表情,贵公司可以作为首批授权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系列。
锦城工坊的百年银杏树下,羊羽正指导学徒们处理新一批冰蚕丝。林夕的相机捕捉着丝线在阳光下变幻的色彩,这些照片将成为《世界纺织艺术史》修订版的封面。
卓玛拆开刚收到的国际邮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吐蕃冰蚕丝织造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蜀锦工坊被指定为全球唯一传承基地。
小唐兴奋地跑过来:卓总,西藏那边来电话,说悬空寺同意与我们共建纺织博物馆!住持还说要派小喇嘛来学习...
张师傅放下手中的梭子,突然哼起一首古老的织布歌谣。羊羽跟着打起拍子,林夕则用相机记录下这意外温馨的一幕。卓玛望着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丝线,忽然明白有些东西比商业成功更为珍贵——那是穿越千年时光依然鲜活的匠心,是不同文明在丝绸之路上不断对话的证明。
暮色渐浓,工坊里亮起温暖的灯光。新一代织工们正将冰蚕丝与数码提花技术结合,创造出既古老又未来的全新纹样。卓玛抚摸着刚刚完工的彩虹之地系列样布,丝线上那些虹彩般的纹路,仿佛将雪山、经幡与千年智慧都织了进去,在灯光下流转不息。
喜欢巴蜀玉脉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巴蜀玉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