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器“探骊一号”无声地滑入墨绿色的湖水,表面的吸波涂层让它迅速与幽暗的湖融为一体,只在入水处留下几圈迅速平复的涟漪。码头平台上,林夕和羊羽并肩而立,目光紧盯着临时架设的大型显示屏,上面正实时传输着深潜器外部摄像头和各类传感器反馈的数据与画面。
屏幕上的影像最初是一片浑浊的墨绿,只有探照灯的光柱在黑暗中划出有限的视野,无数悬浮的微小颗粒在光柱中翻滚,如同纷飞的雪尘。深度读数在不断增大,压力传感器传来的数据稳步攀升。
“深度五十米,进入温跃层。外部水温骤降三点五摄氏度。”操作员冷静地汇报。
画面中的湖水似乎变得更加粘稠、黑暗。探照灯的光线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吞噬,只能照亮前方不足十米的范围。一种无形的压力,不仅作用于深潜器外壳,也透过屏幕,弥漫在码头上的每个人心头。
羊羽静静感受着。在他的灵觉中,越是下潜,周围水体中蕴含的那种被“活化”的生机能量就越是明显。它们不再是湖面那种无序的弥漫,而是如同被无形的脉络引导着,向着湖心深处某个焦点汇聚。手腕上的玛瑙手串传来持续而稳定的温热感,仿佛在回应着这深湘中的呼唤。
林夕则更关注数据:“能量场梯度正常,符合矩阵模型预测。灵能同位素背景辐射强度随深度指数级增长……已突破监测上限,切换至备用高量程传感器。”
深潜器持续下潜。
“深度六十米。接近湖底平均深度。”操作员的声音带上了一丝紧张,“开启底部地形扫描与多光谱成像。”
屏幕上,声呐扫描图开始构建出湖底的轮廓。并非想象中的平坦淤泥,而是起伏的丘陵和沟壑。紧接着,多光谱成像画面叠加上来——当特定波长的滤波镜片启用后,屏幕上的景象让所有目睹者,包括一向冷静的林夕,都呼吸一滞!
黑暗的湖底,不再是绝对的漆黑!
无数星星点点的、柔和的、主要呈淡青色和乳白色的光斑,如同夏夜的星河,镶嵌在湖底的泥沙、岩壁之上!这些光斑大小不一,亮度也不同,有些稳定发光,有些则如同呼吸般明灭闪烁。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隐约构成了一个庞大无比的、笼罩了整个湖心区域的复杂图案——正是羊羽感知中和林夕计算出的那个“能量矩阵”的具现化!
而这些光斑的来源,正是那些沉入湖底仅三日的江津硒玉原石!
透过高清摄像头拉近视野,可以看到那些原本包裹着粗糙皮壳的原石,表面竟然变得温润了许多,一些表皮较薄处,甚至能隐约看到内部透出的、流动般的柔和光晕。玉石周围的湖水,也显得格外“清澈”,仿佛被净化过一般,与周围浑浊的黑暗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些原本附着在湖底岩石上的暗色水藻,靠近玉石的部位,竟然也泛起了微弱的生物荧光。
“难以置信……”一位年轻的研究助手忍不住低声惊呼,“它们……它们在发光!这才三天!”
林夕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不是简单的发光!是能量高度富集并与水体、矿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灵辉’现象!看那些玉石的分布,它们自身的能量场彼此勾连,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放大器和谐振器,将湖底灵脉的能量有序地提取、转化并辐射出来!这片‘灵辉之域’,就是最完美的天然能量纯化工厂!”
她快速下达指令:“采集目标点A-07、B-12、C-03区域的玉石化样本,使用无损钻探取样器,获取表层及深度不超过五厘米的样本。同时采集对应点位的水体、底泥样本。启动微生物富集器,捕获水体中的浮游微生物。”
深潜器机械臂灵活地展开,如同一个谨慎的外科医生,开始在那片星罗棋布的湖底辉光中作业。当钻头轻轻接触一块散发着淡青色光晕的玉石表面时,传感器显示,接触点的能量读数有一个瞬时的、微小的峰值跳动。
取样过程顺利。当第一份玉石样本被放入特制的、内部充满惰性气体的保温保压样本箱时,数据显示其表面灵能同位素活性,已经比沉入湖前提升了近二十倍!而且能量状态极其稳定,充满了内敛的生机。
“初步判断,‘淬炼’效果远超预期。”林夕看着传回的数据,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这种‘活化’速度,比实验室模拟快了近百倍!风域湖的能量环境,是关键催化剂。”
就在深潜器准备移向下一个采样点时,异变再生!
“呜——!”
一声低沉、悠长、仿佛来自远古洪荒的嗡鸣,毫无征兆地通过深潜器的水听器,传递到了码头上的扬声器中!
这声音并不刺耳,却带着一种直抵灵魂的穿透力,让听到的人无不心头一悸,仿佛某种沉睡的庞然巨物被惊扰,发出了不悦的低吼。
几乎同时,深潜器周围那些原本稳定或规律闪烁的玉石光斑,亮度骤然提升!整个湖底“星河”瞬间变得璀璨夺目,光芒交织,将幽暗的湖底照得一片通明!原本缓慢流动的能量场,速度陡然加快,甚至在深潜器周围形成了肉眼可见的、淡金色的能量涡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