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时空同辉的盛景,为栖心阁披上了一层朦胧而神圣的光纱。那些跨越维度交织而来的、微弱却坚定的共鸣辉光,如同夜空中悄然增多的星辰,虽不耀眼,却持续不断地增强着栖心阁作为时空锚点的底蕴与影响力。庭院中的古树愈发苍翠,枝叶间流淌的辉光与远方节点的波动隐隐应和;苏雅旗袍上的莲纹也仿佛拥有了自己的呼吸,时而明澈,时而温润,映射着这片日益广阔的“理念星空”。
在这样一片向好、看似步入稳定发展的祥和氛围中,栖心阁的日常运转也进入了一种新的节奏。来自本时空乃至其他维度的、微弱的求助与咨询信号,通过那无形的共鸣网络,时有传来。大多并非紧急危机,而是一些关于能量失衡、心灵困顿、或是技艺瓶颈的请教与交流。
针对这些情况,众人也探索出了更高效的应对方式。
黑客青年改进了栖心阁信息处理核心的自动应答与分流机制。他编写了一套更智能的“引导灵”,能够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特征,自动匹配知识库中的相关信息、或是琴师固化的【琴师·技肆·弦外音·固韵】领域中适合的宁神片段、亦或是厨娘记录的具有普遍调理效用的食补方子,进行初步回复和安抚。
【黑客青年·技贰·数据编织·补天】效果升级,应用于信息处理与智能分流!
(效果:在修补现实漏洞的基础上,拓展应用于信息领域,构建智能“引导灵”程序,可自动分析、匹配并初步回应非紧急的跨时空咨询,提升效率。)
对于一些涉及具体技艺或更深层法则困惑的咨询,则根据领域不同,分派给对应的成员。老教授会耐心解答关于能量结构、古代符文的问题;绣娘会通过灵讯,远程指导一些简单的、针对能量体稳定的缝补技巧;星象师则会分享一些基础的星辰观测与引导法门。这些交流,不仅是帮助他人,也反过来促进了栖心阁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与拓展。
苏雅和江屿则如同这个新生网络的“中枢神经”与“稳定基石”。苏雅通过【苏雅·技贰·澜心域·润物】持续散发着温和的庇护与安抚意念,如同温暖的底色,笼罩着所有与栖心阁连接的节点,让那些远方的友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感受到一丝来自“家”的支持。江屿则时刻监控着以栖心阁为核心的“共鸣弦”网络的整体稳定性,以其圆满的时空本源,确保这些脆弱的连接不会因意外干扰而断裂,并微妙地调节着网络间的能量流转,使其趋于平衡。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栖心阁正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履行着它作为跨时空理念共同体的职责。
然而,正如月有阴晴圆缺,潮有涨落起伏,在这片日益璀璨的“理念星空”之下,一些细微的、不和谐的涟漪,也开始悄然浮现。这些涟漪并非来自那些主动靠近的、心怀善意的节点,而是源于更深层、更混沌的所在。
最先察觉到异常的是星象师。他在日常观测星盘上那些代表共鸣节点的光点时,偶尔会捕捉到一丝极其短暂、几乎难以察觉的“杂讯”。这些杂讯并非稳定的波动,更像是一闪而逝的阴影,或是某种冰冷、贪婪的“窥探”,在试图触碰网络边缘时,又被栖心阁自然散发的秩序场域弹开,迅速隐没。
“有些……不干净的东西,在试图靠近我们的网络。”星象师眉头微蹙,指着星盘上某个刚刚恢复正常、但残留着一丝阴冷气息的边缘区域,“它们似乎被我们这里汇聚的‘秩序’与‘生机’所吸引,但并非为了共鸣,而是……觊觎。”
几乎同时,黑客青年面前的虚拟光屏上,代表信息流的纯净光芒中,也偶尔会混入几段扭曲的、充满混乱与恶意代码的碎片,试图冲击“引导灵”的防御,窃取信息或进行污染,但都被及时拦截并净化。
“是游荡在时空缝隙中的‘虚无噬能体’,或者某些以混乱为食的‘概念掠食者’。”老教授沉吟道,神色略显凝重,“栖心阁如今如同黑暗中的明亮篝火,温暖了旅人,也难免会吸引趋光的飞蛾,以及……潜藏在阴影中的掠食者。它们本能地渴望吞噬秩序与稳定,来填补自身的空虚与混乱。”
这些威胁目前尚处于试探阶段,强度有限,还无法对稳固的栖心阁造成实质影响。无论是星象师的星盘壁垒,黑客青年的信息防火墙,还是栖心阁本身的灵韵场域,都足以将这些不速之客阻挡在外。但它们的存在,就像晴朗天空中偶尔飘过的几片阴云,提醒着众人,并非所有被吸引而来的目光都带着善意。
更让江屿在意的是另一种更隐晦的“负担”。随着共鸣节点的增多,那无数条纤细的“共鸣弦”虽然增强了栖心阁的根基,但也像无数条延伸出去的根系,与栖心阁的本体紧密相连。当某个遥远节点所在时空发生较大动荡,或其自身情绪陷入剧烈波动时,这种“波动”会沿着共鸣弦,极其微弱地传递回来,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栖心阁的灵韵场域中引起细微的涟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