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从《厄运源流考》中解读出的关于“蚀”的骇人信息,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栖心阁众人心湖,激起的不仅是波澜,更是对未来的深切警惕。单纯的防御与被动应对,在面对这种涉及命运层面、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威胁时,显得如此单薄。他们需要更深入的理解,更系统的知识,以及基于这些知识构建的、更具前瞻性的应对策略。
“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苏雅的声音在藏书楼内回荡,虽然疲惫,却带着一种领导者特有的清晰与决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蚀’是什么,更要弄明白它的运作规律、它的弱点、它与这个世界交互的‘接口’在哪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甚至……找到反击的可能。”
江屿站在她身侧,目光扫过书架上浩如烟海的典籍,沉声道:“古籍中的信息是碎片化的,我们需要将其与现代的认知、与我们各自的能力相结合,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推演。知识,是我们目前最能倚仗的武器。”
老教授赞同地点点头,他小心翼翼地将《厄运源流考》重新合拢,放回原处。“这本残卷提供的只是一个宏观的框架和方向。关于‘蚀’的更多细节,比如它具体的侵蚀模式、对不同类型生灵的影响差异、以及那语焉不详的克制提示背后的真意,可能需要从其他典籍中寻找印证,或者……依靠我们自己的分析与实验。”
“分析与实验,交给我。”黑客青年的声音通过特殊的传讯方式在藏书楼内响起,他虽人在自己房间维持信息静默,但思绪早已接入这场关乎存亡的讨论。“我需要老教授您解读出的所有关于‘蚀’的信息,越详细越好。我可以尝试建立更复杂的数学模型,模拟它的行为逻辑,甚至推演其可能的‘核心算法’。”
【黑客青年·技叁·数据建模·析律】——准备发动!
(效果:黑客青年将获取的关于特定目标(此处为“蚀”)的各类信息(包括特性、行为模式、能量反应等)转化为数据参数,构建动态模型,通过模拟运行分析其内在规律、潜在弱点及行为预测。)
“没问题,我立刻将解读出的关键信息整理出来。”老教授毫不迟疑,走到另一张书案前,铺开宣纸,取过狼毫笔,屏息凝神,开始将他从《厄运源流考》中获取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推论,以极其精炼准确的语言记录下来。他的字迹苍劲而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知识的重量。
【老教授·技贰·博闻强识·着录】——辅助发动!
(效果:老教授将脑海中的复杂知识、推论或观察结果,以高度凝练、逻辑清晰、易于理解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的文字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启智”与“明晰”效果,有助于他人快速掌握核心信息。)
很快,一份关于“蚀”的初步档案便形成了。老教授将其内容通过特殊方式传输给了黑客青年。
接收到信息后,黑客青年面前的虚拟屏幕再次被汹涌的数据流占据。他开始将“负面概念集合体”、“命运层面操作”、“气运吞噬”、“蚀种散布与回收”这些抽象概念转化为可量化的参数,输入到他构建的新型模拟环境中。
【黑客青年·技叁·数据建模·析律】——正式发动!
(效果:基于输入信息,构建“蚀”行为逻辑模型,开始运行模拟分析。)
与此同时,星象师的声音也加入了讨论:“既然‘蚀’与命运暗面关联甚深,我需调整观测重点。不再仅仅是监控星空异动,更要尝试捕捉那些游离在正常命运轨迹之外的、属于‘蚀’的‘痕迹’。或许能从被其影响或即将被影响的个体命运线中,发现更多端倪。”
【星象师·技伍·星轨窥命·寻痕】——调整发动!
(效果:星象师将观测焦点从宏观星域稳定,转向搜寻与特定负面存在(如“蚀”)相关的命运涟漪、因果扭曲痕迹,旨在发现其活动规律及潜在目标。)
他的星轨仪再次调整角度,投射出的星图变得更加深邃莫测,其光芒仿佛能照进那些通常被忽略的命运阴影之中。
绣娘在经过短暂调息后,也强撑着来到藏书楼。“那古籍中提到‘心光可暂阻’……这‘心光’,是否与心灵之力有关?我的织梦绣或许可以尝试构筑更侧重于‘心灵防护’与‘希望引导’的灵绣,而非单纯的物理或能量隔绝。”她拿起老教授记录的一张纸,看着上面的信息,若有所思。
【绣娘·技叁·织梦绣·研新】——构思启动!
(效果:绣娘根据新获取的知识与需求,开始研究和构思新型的、具有特定针对性效果的灵绣图案与技法,此过程需要灵感与反复推演。)
琴师虽无力再抚琴,但也凭借其深厚的乐理知识和对心绪的敏锐感知,提出建议:“音律可通心,亦可扰频。若‘蚀’依赖负面情绪,那么特定的、能中和或转化负面情绪的音律,或许能削弱其力量,或干扰‘蚀种’与宿主的链接。我需要时间,结合古籍提示,重新谱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